<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家字的成語 (332個)

    221

    千金之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zhī jiā
    成語解釋:
    指富豪之
    成語出處:
    《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二十五回:“顛倒是非,飛片紙能喪數人之命;變亂黑白,造一言可破千金之。”
    222

    喬木世

    成語拼音:
    qiáo mù shì jiā
    成語解釋:
    喬木:代指貴族、高官。指貴族世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223

    棄俗出

    成語拼音:
    qì sú chū jiā
    成語解釋:
    棄:放棄;俗:塵俗。放棄世俗出為僧尼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今有這個表弟姓魯,是關西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愿棄俗出。”
    224

    情同一

    成語拼音:
    qíng tóng yī jiā
    成語解釋:
    比喻情誼深厚,如同一
    成語出處:
    《梁書·蕭子恪》:“我與卿兄弟,便是情同一。”
    225

    經書

    成語拼音:
    rú jiā jīng shū
    成語解釋:
    中國儒學派的經典著作
    成語出處:
    226

    人給

    成語拼音:
    rén jǐ jiā zú
    成語解釋:
    給:富裕,充足。戶戶豐衣足食。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漢興七十余年,國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足。”
    227

    穰穰滿

    成語拼音:
    ráng ráng mǎn jiā
    成語解釋:
    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成語出處:
    《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谷蕃熟,穰穰滿。”
    228

    如數

    成語拼音:
    rú shǔ jiā zhēn
    成語解釋:
    好像數自己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 郭生始創戲院》:“吳縣王鶴琴先生耆年碩德,與談吳中掌故,則掀髯抵掌,如數珍。”
    229

    人亡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jiā pò
    成語解釋:
    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遭不幸的慘相。
    成語出處: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230

    人足

    成語拼音:
    rén zú jiā gěi
    成語解釋:
    同“人給足”。
    成語出處:
    宋·曽鞏《監司制》:“人足給,富饒洽于公私。”
    231

    勝敗乃兵常事

    成語拼音: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語解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成語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賄權》:“我想勝敗乃兵常事,臨陣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232

    勝負兵常勢

    成語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語解釋:
    :軍事;勢:情勢。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常遇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舊唐書·憲宗紀》:“勝負兵常勢,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或計。”
    233

    勝負兵之常

    成語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
    成語解釋:
    :軍事。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常遇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于羽,后九里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234

    生佛萬

    成語拼音:
    shēng fó wàn jiā
    成語解釋:
    指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
    成語出處:
    宋·戴翼《賀陳待制啟》:“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之香火。”
    235

    三過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門而不入……”
    236

    四海為

    成語拼音:
    sì hǎi wéi jiā
    成語解釋: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后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也指志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帝本紀》:“且夫天子以四海為,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
    237

    四海一

    成語拼音:
    sì hǎi yī jiā
    成語解釋:
    四海之內,猶如一。形容天下一統。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四海之內若一,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238

    成語拼音:
    sān jiā cūn
    成語解釋:
    指偏僻的小鄉村。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用舊韻送魯遠翰知洛州》:“永謝十年舊,老死三村。”
    239

    鍋灶九不同

    成語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成語出處:
    李茂榮《人望幸福樹望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鍋灶九不同。”
    240

    克計

    成語拼音:
    shuō jiā kè jì
    成語解釋:
    談說勤俗持的事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有一等婦女每相隨,并不說克計,則打聽些閑是非。”
    * 家的成語,帶家字的成語,包含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