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安字的成語 (259個)

    121

    覆盂之

    成語拼音:
    fù yú zhī ān
    成語解釋:
    像覆置的盂那樣穩。比喻穩固,不可動搖。亦作“覆盂之固”。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綏如裘,晏如覆盂。”
    122

    本業

    成語拼音:
    gè ān běn yè
    成語解釋:
    各:各個。各自心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自己的生活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35回:“凡爾村鄉市鎮,不用驚惶,士農工商,各本業。”
    123

    民泰

    成語拼音:
    guó ān mín tài
    成語解釋:
    定;泰:平。國家太平,人民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國民泰,歲稔年和,三教興隆,四方寧靜。”
    124

    生理

    成語拼音:
    gè ān shēng lǐ
    成語解釋:
    各:各個;生理:職業和日常生活。各自心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自己的生活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2回:“我去高老莊探親,哥哥去花果山稱圣,白龍馬歸大海成龍……我們都各生理去也。”
    125

    一隅

    成語拼音:
    gǒu ān yī yú
    成語解釋:
    :暫且偷生;一隅:一個角落。指一個小地方。暫且在一個小地方偷。指統治者對外來侵略不進行抵抗。占據一個小地方以偷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方今奸臣弄權,專主和議;朝廷聽信奸言,希圖茍一隅,無用兵之志。”
    126

    國富民

    成語拼音:
    guó fù mín ān
    成語解釋:
    國家富強,人民定。
    成語出處:
    《漢書·刑法志》:“至齊桓公任用管仲而國富民。”
    127

    茍且偷

    成語拼音:
    gǒu qiě tōu ān
    成語解釋:
    不求上進;不顧將來;只貪圖眼前的寧。茍且:得過且過;偷:貪圖逸。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策略三》:“天下獨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肅,茍且偷而不知長久之計。”
    128

    國泰民

    成語拼音:
    guó tài mín ān
    成語解釋: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定。
    成語出處: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
    129

    高枕

    成語拼音:
    gāo zhěn ān qǐn
    成語解釋:
    見“高枕而臥”。
    成語出處:
    《漢書·匈奴傳下》:“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寢也。”
    130

    高枕

    成語拼音:
    gāo zhěn ān wò
    成語解釋:
    墊高枕頭心地睡覺。形容無憂無慮。平無事。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順鼓》:“止久至于太旱,試使人君高枕臥,旱猶自雨。”
    131

    敗名

    成語拼音:
    huái ān bài míng
    成語解釋:
    :貪圖逸。貪圖逸會敗壞自己的名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懷與,實敗名。”
    132

    惶惶不

    成語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ān
    成語解釋:
    惶惶:恐懼不。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定。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
    133

    惶恐不

    成語拼音:
    huáng k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
    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得不得寧。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之意也。”
    134

    惶悚不

    成語拼音:
    huáng s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
    驚慌害怕得不得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
    135

    長治

    成語拼音:
    jiǔ ān cháng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國家長期定、鞏固。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治策》:“建久之勢,成長治之業。”
    136

    慮危

    成語拼音:
    jū ān lǜ wēi
    成語解釋:
    同“居思危”。
    成語出處:
    《宋書·文五王傳》:“龍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慮危,不可不懼。”
    137

    思危

    成語拼音:
    jū ān sī wēi
    成語解釋:
    居:處在。處于全的環境;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138

    資深

    成語拼音:
    jū ān zī shēn
    成語解釋:
    形容心學習,造詣很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居之,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39

    局促不

    成語拼音:
    jú cù bù ān
    成語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靜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于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每每稱疾不朝。”
    140

    計將

    成語拼音:
    jì jiāng ān chū
    成語解釋:
    計:計策;計謀;:怎樣。計謀將怎樣制定呢?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出’”
    * 安的成語,帶安字的成語,包含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