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子字的成語 (427個)

    301

    五尺豎

    成語拼音:
    wǔ chǐ shù zǐ
    成語解釋:
    同“五尺之童”。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仲尼》:“仲尼之門,五尺之豎言羞稱乎五伯。”
    302

    為臣死忠,為死孝

    成語拼音: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成語解釋:
    為:作為。為臣的應不惜生命忠于帝王,為的應不惜生命孝順父母
    成語出處:
    明·吾丘瑞《運甓記·父死節》:“為臣死忠,為死孝,孩兒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陣。”
    303

    五尺童

    成語拼音:
    wǔ chǐ tóng zǐ
    成語解釋:
    同“五尺之童”。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方將調飴膠絲,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304

    我負

    成語拼音:
    wǒ fù zǐ dài
    成語解釋:
    謂夫妻同安于貧賤。詳“我黼佩”。
    成語出處:
    漢·揚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佩;天下無道,我負戴。”
    305

    我黼

    成語拼音:
    wǒ fǔ zǐ pèi
    成語解釋:
    謂夫妻同享榮華。
    成語出處:
    漢·揚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佩;天下無道,我負戴。”
    306

    紈绔

    成語拼音:
    wán kù zǐ dì
    成語解釋:
    舊指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弟。紈:細絹;紈绔:細絹做的褲
    成語出處:
    《宋史 魯宗道傳》:“館閣育天下英才,豈紈绔弟得以恩澤處耶?”
    307

    紈袴

    成語拼音:
    wán kǔ zǐ dì
    成語解釋:
    紈袴:細絹做成的褲,泛指華麗衣著。舊稱浮華的富貴人家弟。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出與王、許弟為群,在于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
    308

    紈綺

    成語拼音:
    wán qǐ zǐ dì
    成語解釋:
    指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
    成語出處:
    清·戴名世《汪河發墓志銘》:“然人無賢愚,皆向往河發,紈綺弟或請納交附河發為重。”
    309

    誤人

    成語拼音:
    wù rén zǐ dì
    成語解釋:
    指誤導別人的孩,亦用來譏諷不稱職的老師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310

    悮人

    成語拼音:
    wù rén zǐ dì
    成語解釋:
    悮: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成語出處:
    續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一封五千言書》:“你知道悮人弟,男盜女娼,強迫人做漢奸,這是何等的罪惡!”
    311

    王孫公

    成語拼音:
    wáng sūn gōng zǐ
    成語解釋:
    舊時貴族、官僚的弟。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 崇教》:“若夫王孫公,優游貴樂,婆娑綺紈之間。”
    312

    烏衣

    成語拼音:
    wū yī zǐ dì
    成語解釋:
    指出身貴族的年輕人。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閣含春,便有那烏衣弟伴紅裙。”
    313

    成龍

    成語拼音:
    wàng zǐ chéng lóng
    成語解釋:
    希望自己的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314

    成名

    成語拼音:
    wàng zǐ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女成為有名聲有地位的人物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卻說安老爺到了公引見這日,分明曉得兒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無如望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
    315

    登科

    成語拼音:
    wǔ zǐ dēng kē
    成語解釋:
    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成語出處:
    《宋史 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登科”。
    316

    犯法,庶民同罪

    成語拼音: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成語解釋:
    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王法對于王、平民是一樣的。
    成語出處: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眾人都道說那里話,王犯法,庶民同罪,這是因奸殺命的事,既犯到官,還有活命的嗎。”
    317

    同升

    成語拼音:
    wén zǐ t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謂家臣奴仆與主人同居官職。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之臣大夫僎與文同升諸公。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之臣大夫僎與文同升諸公。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318

    賢才君

    成語拼音:
    xián cái jūn zǐ
    成語解釋:
    指有才有德的人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當今天下之賢才君,不問少長,皆愿從其游而為之死。”
    319

    小冠

    成語拼音:
    xiǎo guān zǐ xià
    成語解釋:
    指漢代杜欽。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欽惡以疾見詆,乃為小冠,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夏’。”
    320

    析骸易

    成語拼音:
    xī hái yì zǐ
    成語解釋: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成語出處:
    《后漢書 來歙傳》:“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易之禍。”
    * 子的成語,帶子字的成語,包含子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