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子字的成語 (427個)

    201

    梅妻鶴

    成語拼音:
    méi qī hè zǐ
    成語解釋:
    以梅為妻,以鶴為。比喻清高或隱居。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
    成語出處: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202

    賣妻鬻

    成語拼音:
    mài qī yù zǐ
    成語解釋:
    謂因生活所迫,把妻兒女賣給別人。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兒女,只因命運淹蹇,又值惡薄時年,賣妻鬻,家業凋零,出于無奈,只得做這偷摸的勾當。”
    203

    馬上房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fáng zi
    成語解釋:
    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成語出處:
    明 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 登壇口授》:“何謂‘馬上房’?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204

    毛頭小

    成語拼音:
    máo tóu xiǎo zi
    成語解釋:
    指年輕人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變,這么個毛頭小倒把他像毛頭小一樣指教了一番!”
    205

    目無余

    成語拼音:
    mù wú yú zǐ
    成語解釋:
    :其他的人。眼里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民說》:“目無余,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206

    抹一鼻

    成語拼音:
    mǒ yī bí zi huī
    成語解釋:
    比喻本想巴結討好,結果反倒碰個釘,落得很沒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趙姨娘來時,興興頭頭,誰知抹了一鼻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的出來了。”
    207

    母以

    成語拼音:
    mǔ yǐ zǐ guì
    成語解釋:
    母親因兒的顯貴而顯貴。
    成語出處:
    《公羊傳 隱公元年》:“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何以貴?以母貴,母以貴。”
    208

    磨嘴皮

    成語拼音:
    mó zuǐ pí zǐ
    成語解釋:
    說廢話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84章:“別白磨嘴皮了,咱們反破壞,把糟蹋麥的雞全砸扁它!”
    209

    泣絲

    成語拼音:
    mò zǐ qì sī
    成語解釋:
    比喻人變好變壞,環境的影響關系很大。
    成語出處:
    《淮南·說林訓》:“墨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
    210

    捻著鼻

    成語拼音:
    niǎn zhe bí zi
    成語解釋: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氣也不敢發作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帶了舵公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捻著鼻回船去了。”
    211

    逆臣賊

    成語拼音:
    nì chén zéi zǐ
    成語解釋:
    逆臣:叛亂之臣;賊:忤逆之。不忠不孝的反叛臣
    成語出處:
    《晉書 王導傳》:“逆臣賊,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陳昂《請措刑科》:逆臣賊,頓伏嚴誅。”
    212

    內舉不失其,外舉不失其仇

    成語拼音: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
    213

    拿印把

    成語拼音:
    ná yìn bà zǐ
    成語解釋:
    指做官掌有實權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0回:“你雖然候補了多年,如今卻是第一回拿印把。”
    214

    貳臣

    成語拼音:
    nì zǐ èr chén
    成語解釋:
    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不忠的大臣
    成語出處:
    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士。”
    215

    孤臣

    成語拼音:
    niè zǐ gū chén
    成語解釋:
    被疏遠、孤立的臣與失寵的庶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孤臣,義夫節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
    216

    漢大丈夫

    成語拼音:
    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成語解釋:
    指志向高遠有所作為的男人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男漢大丈夫,休說那三綹梳頭、兩截穿衣、戴鬄髻的話頭。”
    217

    生銹

    成語拼音:
    nǎo zǐ shēng xiù
    成語解釋:
    比喻思想僵化
    成語出處:
    218

    無才便是德

    成語拼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成語解釋:
    舊道德規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成語出處: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女無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219

    無才便是福

    成語拼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
    成語解釋:
    舊道德規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成語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三卷:“昔人云:‘女無才便是福。’然今之閨秀,比比是矣!”
    220

    賊臣

    成語拼音:
    nì zǐ zéi chén
    成語解釋: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 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 子的成語,帶子字的成語,包含子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