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女字的成語 (134個)

    121

    金童

    成語拼音:
    yù nǚ jīn tóng
    成語解釋:
    道教語,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后泛指天真活潑的男兒童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122

    曠夫

    成語拼音:
    yuàn nǚ kuàng fū
    成語解釋:
    指沒有配偶的成年男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內無怨,外無曠無。”
    123

    齊姬

    成語拼音:
    yuè nǚ qí jī
    成語解釋:
    姬:古代對子的美稱。古代越國和齊國多出美貌的子。泛稱美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越侍前,齊姬奉后。”
    124

    飲食男

    成語拼音:
    yǐn shí nán nǚ
    成語解釋:
    泛指人的本性。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飲食男,人之大欲存焉。”
    125

    瑤池使

    成語拼音:
    yáo shi nǚ shǐ
    成語解釋:
    傳說西王母住在瑤池,以青鳥為使者,向漢武帝傳遞消息。后用“瑤池使”指傳信的使者。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題畫》:“望咫尺青天,那有個瑤池使,偷遞情箋。”
    126

    窈窕淑

    成語拼音:
    yǎo tiǎo shū nǚ
    成語解釋:
    窈窕:美好的樣子。形容美好的姿態。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周南 關睢》:“窈窕淑,君子好逑。”
    127

    忠臣不事二君,烈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28

    忠臣不事二君,貞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129

    左家嬌

    成語拼音:
    zuǒ jiā jiāo nǚ
    成語解釋:
    晉左思《嬌詩》有“吾家有嬌,皎皎頗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嬌”指美麗可愛的少
    成語出處:
    晉·左思《嬌詩(吾家有嬌)》:“吾家有嬌,皎皎頗白皙。”唐·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詩:“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豈能忘。”
    130

    中郎有

    成語拼音:
    zhōng láng yǒu nǚ
    成語解釋:
    中郎:漢蔡邕,曾官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因同情董卓獲罪,死于獄中,遺有一,名琰,字文姬。指沒有兒子只有兒的人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天津呂某,婦某氏……相夫子,事事盡禮。中郎有,年十四,已字人。”
    131

    金帛

    成語拼音:
    zǐ nǚ jīn bó
    成語解釋:
    :指年輕的男奴婢。指人民和財物。也泛指財物、財產
    成語出處:
    《宋史·岳飛傳》:“金賊所愛,惟子金帛,志已驕惰。”
    132

    重男輕

    成語拼音:
    zhòng nán qīng nǚ
    成語解釋:
    重視男子,看輕性。指輕視婦的封建思想。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說的白茹含羞帶樂的一撅嘴,‘什么黃毛丫頭,重男輕的思想。’”
    133

    玉帛

    成語拼音:
    zǐ nǚ yù bó
    成語解釋:
    原指人民與財產。后用以泛指財物、美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工二十三年》:“子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他生焉。”
    134

    撞鐘舞

    成語拼音:
    zhuàng zhōng wǔ nǚ
    成語解釋:
    撞鐘:奏樂;舞:伴以美跳舞。形容恣意行樂的生活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疑》:“為人主者,誠明于臣之所言,則雖畢戈馳騁,撞鐘舞,國猶且存也。”
    * 女的成語,帶女字的成語,包含女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