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奔字的成語 (57個)
-
41
鼠竄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ǔ cuàn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竄狼奔,都奔東平府來。”
-
42
鼠攛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ǔ cuān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北京城內百姓黎民一個個鼠攛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
-
43
豕突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ǐ tū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 成語出處:
- 明 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44
投河奔井
- 成語拼音:
- tóu hé bēn jǐng
- 成語解釋:
- 謂投水自殺。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動不動神頭鬼臉,投河奔井,拽巷邏街,張舌騙口,花言巧語,指皂為白。”
-
45
望塵奔北
- 成語拼音:
- wàng chén bēn běi
- 成語解釋:
- 見“望塵奔潰”。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行品》:“望塵奔北,聞敵失魄。”
-
46
望塵奔潰
- 成語拼音:
- wàng chén bēn kuì
- 成語解釋:
- 亦作“望塵奔北”。謂只看見敵方軍馬揚起的塵土便奔逃潰散。形容軍無斗志。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紀二·太武帝》:“諸軍同日皆監江,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附者不可勝數。”
-
47
無家可奔
- 成語拼音:
- wú jiā kě bēn
- 成語解釋:
- 見“無家可歸”。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雖說腰間里都有幾兩盤纏,卻一時無家可奔。”
-
48
萬馬奔騰
- 成語拼音:
- wàn mǎ bēn téng
- 成語解釋: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成語出處: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49
星奔川騖
- 成語拼音:
- xīng bēn chuān wù
- 成語解釋:
- 像流星飛馳,如江河涌流。形容迅速疾快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靡不望影星奔,藉響川騖,雞人始唱,鶴蓋成陰,高門旦開,流水接軫。”
-
50
星奔電邁
- 成語拼音:
- xīng bēn diàn mài
- 成語解釋:
- 奔:奔馳;邁:消逝。像流星飛馳,閃電疾逝。形容迅疾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陸抗傳》:“若敵泛舟順流,星奔電邁,俄然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懸也。”
-
51
云奔潮涌
- 成語拼音:
- yún bēn cháo yǒng
- 成語解釋:
- 云氣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一卷:“千乘萬騎,如云奔潮涌,四方萬姓,如鱗次蟻聚。”
-
52
云奔雨驟
- 成語拼音:
- yún bēn yǔ zhòu
- 成語解釋:
- 驟:迅速。像云一樣聚散,像雨一樣迅急。形容人的聚散迅速
- 成語出處:
- 唐·無名氏《廬山遠公話》:“須臾之間,見聽眾云奔雨驟,皆至寺內。”
-
53
有家難奔
- 成語拼音:
- yǒu jiā nán bēn
- 成語解釋:
- 由于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 成語出處: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你可為甚么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
54
追奔逐北
- 成語拼音:
- zhuī bēn zhú běi
- 成語解釋:
- 追擊敗走的敵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單列傳》:“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
-
55
走及奔馬
- 成語拼音:
- zǒu jí bēn mǎ
- 成語解釋:
- 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馬的奔跑。形容走路飛快
- 成語出處:
- 《周書·達奚武傳》:“震字猛略,少驍勇,便騎射,走及奔馬,臂力過人。”
-
56
載欣載奔
- 成語拼音:
- zài xīn zài bēn
- 成語解釋:
- 邊歡喜邊趕路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歸去來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
57
鉆營奔競
- 成語拼音:
- zuān yíng bēn jìng
- 成語解釋:
- 鉆營:找門路,托人情,以謀取名利;奔競:爭逐。爭名逐利,到處找門路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的功名大都從鉆營奔競而來。”
* 奔的成語,帶奔字的成語,包含奔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