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頭字的成語 (535個)

    221

    跣足

    成語拼音:
    kē tóu xiǎn zú
    成語解釋:
    光著赤著腳。
    成語出處:
    宋 田晝《筑長堤》:“科跣足不得稽,要與官長修長堤。”
    222

    支票

    成語拼音:
    kōng tóu zhī piào
    成語解釋:
    :有名無實的;支票:向銀行取款或撥款的票據。指有名無實的支票;不能兌現。現多比喻不能實現的諾言或保證。
    成語出處:
    鄒韜奮《三十年前的民主運動》:“他們以為放出一個‘九年預備’的空支票,可以緩和空氣。”
    223

    六臂三

    成語拼音:
    liù bì sān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廣大
    成語出處:
    明 孟稱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待怎么,料應飛不出這天羅嘑。”
    224

    狼吃幞

    成語拼音:
    láng chī fú tóu
    成語解釋:
    狼銜去人的幞,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你便罵我一千場,便拷我三十頓,我則索狼吃幞,心兒自忍。”
    225

    爛額焦

    成語拼音:
    làn é jiāo tóu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李綱《謝移灃州居住表》:“進不量其淺薄,退遂致于爛額焦。”
    226

    老虎上打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膽大妄為,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20回:“問他有腦袋沒有?誰敢在老虎上打蒼蠅。”
    227

    老虎上撲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上撲蒼蠅,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228

    老虎上搔癢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虎上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229

    菱角磨作雞

    成語拼音: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困難大,波折多。
    成語出處:
    宋·陸游《書齋壁》詩:“平生憂患苦縈纏,菱刺磨成芡實圓。”自注:“俗謂困折多者謂菱角磨作雞。”
    230

    露面拋

    成語拼音:
    lù miàn pāo tóu
    成語解釋:
    拋:暴露。露出和面孔。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拋,尸骸殘暴,惹天下諸侯笑我為無謀之輩;不若先殺其妻婦,然后自刎,庶幾不失丈夫之所為。”
    231

    老婆舌

    成語拼音:
    lǎo pó shé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善于花言巧語、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那廝是能言巧辯之士,口里含著一堆的老婆舌。”
    232

    不對馬嘴

    成語拼音:
    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同“驢唇不對馬嘴”。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不對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233

    白面

    成語拼音:
    liǎng tóu bái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表里不一,兩方面討好。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則為你兩白面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
    234

    粗服

    成語拼音:
    luàn tóu cū fú
    成語解釋:
    發蓬亂,衣著隨便。形容不愛修飾。
    成語出處:
    明 王彥泓《個人》詩:“雙臉斷紅初卻坐,亂粗服總傾城。”
    235

    呆腦

    成語拼音:
    léng tóu dāi nǎo
    成語解釋:
    見“楞楞腦”。
    成語出處:
    余辰《蠶》:“我完全沒有聽講,當然不知道李老師提問了什么。現在幾乎全班都舉手了,這有我們這張桌子上楞呆腦地坐著兩個人。”
    236

    擔心

    成語拼音:
    liǎng tóu dān xīn
    成語解釋:
    指人心掛兩,不能平靜
    成語出處:
    237

    和番

    成語拼音:
    liǎng tóu hé fān
    成語解釋:
    謂兩面撥弄、攪和。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單管兩和番,曲心矯肚,人面獸心。”
    238

    鋸角

    成語拼音:
    lóng tóu jù jiǎo
    成語解釋:
    喻大膽冒險。
    成語出處: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55回:“我也不敢在虎口拔須,龍鋸角。”
    239

    磕腦

    成語拼音:
    léng tóu kē nǎo
    成語解釋:
    見“楞楞腦”
    成語出處: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的是小劉,楞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磕腦的。”
    240

    露臉

    成語拼音:
    lòu tóu lòu liǎn
    成語解釋:
    露:顯露。具體顯示出來,指在公開場合出現
    成語出處:
    * 頭的成語,帶頭字的成語,包含頭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