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太字的成語 (36個)
-
21
太阿在握
- 成語拼音:
- tài ē zài wò
- 成語解釋:
- 太阿:泰阿,寶劍名;握:執持。比喻掌握權柄
- 成語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內臣兼掌印廠》:“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無過慮。”
-
22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成語拼音:
-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 成語解釋:
- 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 成語出處: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
23
太平盛世
- 成語拼音: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成語解釋:
- 指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時代。比喻非常興盛安定的社會。太平:社會安定。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余謂太平盛世,元夕張燈,不為過侈。”
-
24
太平無事
- 成語拼音:
- tài píng wú shì
- 成語解釋:
- 指時世安寧和平,也指生活清靜無憂。
- 成語出處:
- 明 焦竑《玉堂叢語 方正》:“惟高堂厚祿身享太平無事之日者,見月則樂也。”
-
25
太平無象
- 成語拼音:
- tài píng wú xiàng
- 成語解釋:
- 謂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志。《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無象”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
26
太丘道廣
- 成語拼音:
- tài qiū dào guǎng
- 成語解釋:
- 太丘:東漢陳寔,曾為太丘長,世稱陳太丘。指交游甚廣。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許劭傳》:“太丘道廣,廣則難周。”
-
27
太山北斗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běi dòu
- 成語解釋:
- 太山為五岳之首,北斗為眾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眾所崇仰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歐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僅更作其序,何不識輕重也。”
-
28
太上皇
- 成語拼音:
- tài shà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皇帝之父。比喻實際上掌握權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縱別人進行活動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突厥傳》:“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
29
太歲頭上動土
- 成語拼音:
-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
30
太上忘情
- 成語拼音:
-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 成語解釋:
-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
31
天下太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32
相煎太急
- 成語拼音:
- xiāng jiān tài jí
- 成語解釋:
- 形容兄弟或內部之間的殘殺或破壞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33
玄香太守
- 成語拼音:
- xuán xiāng tài shǒu
- 成語解釋:
- 太守:官名。墨汁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纂異記》:“薛稷為墨封九錫,拜松煙督護,玄香太守,兼亳州諸郡平章事。”
-
34
一錢太守
- 成語拼音:
- yī qián tài sh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35
滓穢太清
- 成語拼音:
- zǐ huì tài qīng
- 成語解釋:
- 滓穢:玷污,污辱;太清:天空。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太傅因戲謝曰:‘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滓穢太清邪?’”
-
36
贅食太倉
- 成語拼音:
- zhuì shí tài cāng
- 成語解釋:
- 指無功受祿。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三筆人當知足》:“予年過七十,法當致仕……鄉袞趙子直不妨使絕祿粟,俾之因任,方用贅食太倉為愧,而親朋謂予爵位不逮二兄,以為耿耿。”
* 太的成語,帶太字的成語,包含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