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天字的成語 (1017個)
-
161
魂飛天外
- 成語拼音:
- hún fēi tiān wài
- 成語解釋: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履》:“聽說罷,魂飛天外,好教我心驚失色。”
-
162
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 成語拼音: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
- 成語解釋:
- 魂:靈魂;魄: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形容驚恐到了極點或受到了極大誘惑而不能自持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梁中書看了,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
163
火光燭天
- 成語拼音:
- huǒ guāng zhú tiān
- 成語解釋: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勢極大(多指火災)。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海志》:“火光燭天,海水如沸,此來得見海戰,尤奇。”
-
164
海角天涯
- 成語拼音:
- hǎi jiǎo tiān yá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潯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165
海角天隅
- 成語拼音:
- hǎi jiǎo tiān yú
- 成語解釋:
- 見“海角天涯”。
- 成語出處:
- 元·張好古《張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整。”
-
166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
- 成語解釋:
-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 成語出處:
-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
167
海闊天高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gāo
- 成語解釋:
-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 成語出處:
-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
168
海闊天空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成語解釋:
-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 成語出處:
-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
169
禍亂滔天
- 成語拼音:
- huò luàn t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成語出處:
- 《晉書·惠帝紀》:“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絕。”
-
170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成語拼音: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成語解釋:
-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海內;四海之內;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把國內稱為海內;現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17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成語拼音: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成語解釋:
- 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 成語出處:
-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172
活潑天機
- 成語拼音:
- huó pō tiān jī
- 成語解釋:
- 活潑:生動自然,不呆板;天機:指人的靈性。使靈性自然舒展,生動活潑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否則閑中望望行云,聽聽流水,都可活潑天機。”
-
173
呵欠連天
- 成語拼音:
- hē qiàn li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呵欠:困倦時往往情不自禁地張開大口吸氣的現象。不斷的打哈欠。①形容尚未睡醒。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樣子。亦作“哈氣連天”。
- 成語出處:
- 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春花也為起得早了,在小師父房里打盹,聽得家主婆叫響,呵欠連天,走到面前。”②又卷一:“眾人都被風顛得頭暈,個個是呵欠連天,不肯同去。”
-
174
化日光天
- 成語拼音:
- huà rì guāng tiān
- 成語解釋:
- ①謂太平盛世。②比喻眾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太平詔書》:“堯、舜化日光天,由為君能正;禹、稷身顯后狂,由為臣能正。”
-
175
渾然天成
- 成語拼音:
- hún rán tiā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詩文結構嚴密自然,用詞運典毫無斧鑿痕跡。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上襄陽于相公書》:“閣下負超卓之奇才,蓄雄剛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
-
176
混然天成
- 成語拼音:
- hùn rán tiān chéng
- 成語解釋:
- 自然形成的整體,沒有斧鑿的痕跡。
- 成語出處:
-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肝肺間流出。”
-
177
換日偷天
- 成語拼音:
- huàn rì tōu t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
- 成語出處:
- 明 屠隆《彩毫記 宮禁生讒》:“叵耐狂生詩太狂,只愁謗語外傳揚,但憑換日偷天手,難免嘲風弄月殃。”
-
178
好事天慳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tiān qiān
- 成語解釋:
- 見“好事多慳”。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青杏子·離情》曲:“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
-
179
昏天暗地
- 成語拼音:
- hūn tiān àn dì
- 成語解釋:
- 見“昏天黑地”。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帥再變五色云霧,昏天暗地。”
-
180
昊天不吊
- 成語拼音:
- hào tiān bù diào
- 成語解釋:
- 謂蒼天不憐憫保佑。語本《詩·小雅·節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朱熹集傳:“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為哀悼死者之辭。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小雅·節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朱熹集傳:“吊,愍。”
* 天的成語,帶天字的成語,包含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