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天字的成語 (1017個)
-
61
長天老日
- 成語拼音:
- cháng tiān lǎo rì
- 成語解釋:
- 指夏季晝長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賈母因向寶釵道:‘你也去,連你母親也去;長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覺。’”
-
62
充天塞地
- 成語拼音:
- chōng tiān sāi dì
- 成語解釋:
- 指整個宇宙。
- 成語出處:
-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你看這個天地中間,甚么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
-
63
草頭天子
- 成語拼音:
- cǎo tóu tiān zǐ
- 成語解釋:
- 強盜的頭領,舊時亦指入山聚眾起義的首領。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蛇無頭而不行,就有個草頭天子出來。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
64
楚天云雨
- 成語拼音:
- chǔ tiān yún yǔ
- 成語解釋:
-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歡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
-
65
撐天拄地
- 成語拼音: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成語解釋:
- 猶言頂天立地。
- 成語出處:
- 《朱子全書》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這個道理,教他撐天拄地。”
-
66
撐天柱地
- 成語拼音:
- chēng tiān zhù dì
- 成語解釋:
- 撐:抵住;柱:支撐。介于天地之間起支持依托作用。比喻在國家事務中擔負重大責任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3回:“嘗聞龍變化,要大便撐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
67
承天之祜
- 成語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hù
- 成語解釋:
-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賜福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
68
承天之祐
- 成語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yòu
- 成語解釋:
-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 成語出處:
- 《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
69
慘無天日
- 成語拼音:
- cǎn wú tiān r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暗無天日。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第三章;“以希臘、羅馬之文明,而其下級社會之民,被虐待者慘無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澤者,不過國中一小部分耳。”
-
70
地北天南
- 成語拼音:
- dì běi tiān nán
- 成語解釋:
- 謂四處,到處。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題畫》:“地北天南蓬轉,巫云楚雨絲牽。”
-
71
獨步天下
- 成語拼音:
- dú bù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戴良》:“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
-
72
大白于天下
- 成語拼音: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大白:徹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國。使全國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9回:“吾輩救國護法之初衷,將無以大白于天下,而僉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圖。”
-
73
地坼天崩
- 成語拼音:
- dì chè tiān bēng
- 成語解釋:
- 坼:開裂;崩:倒塌。地裂開,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變故。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趙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漢書·翟酺傳》:“自去年以來,災遣頻數,地坼天崩,高岸為谷。”
-
74
膽大包天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b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極大(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 成語出處:
- 唐 劉叉《自問》:“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
-
75
動地驚天
- 成語拼音: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
76
膽大潑天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pō tiān
- 成語解釋:
- 同“膽大包天”。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禛《居易續談》:“光天化日之下,豈容奸孽余黨膽大潑天,目無三尺。”
-
77
地覆天翻
- 成語拼音:
- dì fù tiān fān
- 成語解釋:
-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
- 成語出處:
- 唐 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78
地久天長
- 成語拼音: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像天和地那樣永遠存在。常言時間很長;永遠不變。(多指雙方關系)。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79
地棘天荊
- 成語拼音:
- dì jí ti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境惡劣。
- 成語出處:
- 朱謙良《感懷和病俠》:“地棘天荊誰管得,此身權寄水云邨。”
-
80
地角天涯
- 成語拼音:
- dì jiǎo tiān yá
- 成語解釋:
- 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
- 成語出處:
- 南朝 陳 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 天的成語,帶天字的成語,包含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