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天字的成語 (1017個)
-
361
漫天掩地
- 成語拼音:
- màn tiān yǎn dì
- 成語解釋:
- 鋪天蓋地。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餓鄉紀程》:“蒼茫的暮靄,漸漸地漫天掩地的下罩,東方故國送別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
362
瞞天要價
- 成語拼音:
- mán tiān yào jià
- 成語解釋:
- 指無限度地要高價
- 成語出處:
- 《人民戲劇》1978年第4期:“泰州一丟,你們到哪兒去占山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瞞天要價了。”
-
363
漫天要價
- 成語拼音:
- màn tiān yào jià
- 成語解釋:
- 無限度地亂要價。形容所提出的條件、要求過高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1.2.11:“這個計劃,也是精打細算搞出來的,并非漫天要價之作。”
-
364
罵天咒地
- 成語拼音:
- mà tiān zhòu dì
- 成語解釋:
- 不指明對象地詛咒漫罵
- 成語出處:
- 賈平凹《妊娠》第二章:“后村里紛紛傳說誰家老祖宗的墓被盜了,罵天咒地。”
-
365
漫天匝地
- 成語拼音:
- màn tiān zā dì
- 成語解釋:
- 鋪天蓋地。
- 成語出處:
- 宋·范成大《雪復大作六言》:“遙想漫天匝地,近聽穿幔鳴窗。”
-
366
名聞天下
- 成語拼音:
- míng wé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形容名聲極大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魏收傳》:“功業顯著,名聞天下。”
-
367
妙想天開
- 成語拼音:
- miào xiǎng tiān k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想法奇特、乖謬。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萍蹤寄語》:“現在各處的教育當局卻妙想天開,等到這試用期滿,紛紛藉口停職。”
-
368
謬想天開
- 成語拼音:
- miù xiǎng tiān k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想法非常荒謬
- 成語出處: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而況梁氏之地租地價論,謬想天開,得未曾有。”
-
369
名顯天下
- 成語拼音:
- míng xiǎ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形容名聲極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
370
民以食為天
- 成語拼音: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成語解釋:
-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
371
名揚天下
- 成語拼音:
- míng yáng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形容名聲極大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8回:“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你須曾聞我等十節度使累建大功,名揚天下,大將王文德么?”
-
372
明燭天南
- 成語拼音:
- míng zhú tiān nán
- 成語解釋:
- 燭: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 成語出處:
- 清·姚鼐《登泰山記》:“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
373
怒火沖天
- 成語拼音:
- nù huǒ c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 成語出處:
-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程娘子]怒火沖天,不顧一切地沖向狗子拚命,卻被狗子一把抓住。”
-
374
孽海情天
- 成語拼音:
- niè hǎi qí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孽:罪孽。罪孽的淵海,情欲的天國。指青年男女深溺于愛情造下的罪孽境界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上面橫書著四個大字‘孽海情天’。”
-
375
逆理違天
- 成語拼音:
- nì lǐ wéi tiān
- 成語解釋:
- 逆:違反;悖: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寶劍記·避難遇義》:“我存仁義,肯從他逆理違天。”
-
376
怒氣沖天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怒氣直沖天際。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沖天。”
-
377
難如登天
- 成語拼音:
- nán rú d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難辦的事
- 成語出處:
-
378
逆天悖理
- 成語拼音:
- nì tiān bèi lǐ
- 成語解釋:
- 逆:違反;悖: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只是劉太后懷嫉妒心腸,做這等逆天悖理的勾當。”
-
379
逆天背理
- 成語拼音:
- nì tiān bèi lǐ
- 成語解釋:
- 逆: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陳倉路》頭折:“則他那逆天背理可釤殺,我則待要剿除亂掠扶家國。”
-
380
逆天暴物
- 成語拼音:
- nì tiān bào wù
- 成語解釋:
- 違反天意,殘害萬物。
- 成語出處:
- 《文子·精誠》:“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相乘,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 天的成語,帶天字的成語,包含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