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天字的成語 (1017個)

    261

    促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cù dì
    成語解釋:
    窘迫無路。
    成語出處:
    王維城《新樂府》:“華工苦,華工苦,局促地無門訴。”
    262

    動地

    成語拼音:
    jīng t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垅窮泉骨,曾有驚動地文。”
    263

    地泣鬼神

    成語拼音: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成語解釋:
    驚:震驚。使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成語出處:
    清·汪琬《烈婦周氏墓表》:“然則匹婦雖微,及其精誠所激,往往動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264

    廣樂

    成語拼音:
    jūn tiān guǎng yuè
    成語解釋:
    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成語出處:
    漢 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廣樂。”
    265

    棘地

    成語拼音:
    jīng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荊、棘:帶刺的灌木。地間到處是荊棘。比喻處境艱險;障礙重重。
    成語出處:
    清 壯者《掃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刺地,生氣索然。”
    266

    九地

    成語拼音:
    jiǔ tiān jiǔ d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的最高層和地的最深處。后比喻兩者相差極遠。
    成語出處:
    《孫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乎九之上。”
    267

    就地

    成語拼音:
    jiāng tiān jiù dì
    成語解釋:
    謂以高就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傷,小可承娘子錯愛,將就地,求之不得,豈敢推托?”
    268

    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跼: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269

    際地

    成語拼音:
    jí tiān jì dì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高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頌魏公曹操功德‘極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
    270

    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局: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271

    金人

    成語拼音:
    jì tiān jīn rén
    成語解釋:
    祭:祭祀。指佛像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霍去病傳》:“收休屠祭金人。”
    272

    扣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kòu dì
    成語解釋:
    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
    成語出處: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
    273

    立極

    成語拼音:
    jì tiān lì jí
    成語解釋:
    繼:繼承;、極:指帝位。繼承子之位
    成語出處:
    宋·朱熹《序》:“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立極。”
    274

    攬月

    成語拼音:
    jiǔ tiān lǎn yuè
    成語解釋:
    攬:采摘。到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成語出處: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攬明月。”
    275

    寞地

    成語拼音:
    jì tiān mò dì
    成語解釋:
    比喻人沒有能力或沒有什么作為。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下卷:“未扣時原是驚動地,既扣時也只是寂寞地。”
    276

    撲地

    成語拼音:
    juē tiān p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盡量搜括。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倈子撅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277

    蟠地

    成語拼音:
    jí tiān pán dì
    成語解釋:
    謂充塞地之間。語本《禮記·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278

    爬地

    成語拼音:
    jí tiān pá dì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79

    鑠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shuò dì
    成語解釋:
    形容火勢熾盛。
    成語出處:
    唐·王維《京兆尹張公德政碑》:“火燎將至,焮鑠地。”
    280

    緯地

    成語拼音:
    jīng tiān wěi dì
    成語解釋:
    經、緯:南北縱線為經;東西橫線為緯;引申為治理、規劃。比喻經營規劃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極大。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經之以,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經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天的成語,帶天字的成語,包含天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