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地字的成語 (569個)
-
101
地獄變相
- 成語拼音:
- dì yù biàn xiàng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社會的黑暗殘酷。
- 成語出處:
-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吳道子畫地獄變相,都人咸觀,懼罪修善。”
-
102
大有見地
- 成語拼音:
- dà yǒu jiàn dì
- 成語解釋:
- 很有見解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3回:“這等人如何能夠相與,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師兄,正是大有見地。”
-
103
地遠山險
- 成語拼音:
- dì yuǎn shān xiǎn
- 成語解釋:
- 險:險阻。地處邊遠,山勢險峻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蠻恃其地遠山險,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叛。”
-
104
釣游之地
- 成語拼音:
- diào yóu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鄉。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
-
105
地主之誼
- 成語拼音:
- dì zhǔ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即招待外地來的客人;當地主人應盡的義務。地主:當地的主人。誼:情誼。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
-
106
地主之儀
- 成語拼音:
- dì zhǔ zhī yí
- 成語解釋:
- 見“地主之誼”。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于理不當。”
-
107
惡龍不斗地頭蛇
- 成語拼音:
-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 成語解釋:
- 地頭蛇:比喻稱霸一方的人。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說滿話!常言道:惡龍不斗地頭蛇。”
-
108
風波平地
- 成語拼音:
- fēng bō píng dì
- 成語解釋:
- 風波:比喻事變。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 成語出處:
- 明·許三階《節俠記·開宗》:“因輻輳舊日姻盟,潛歸去,風波平地,夫婦各飄零。”
-
109
方寸地
- 成語拼音:
- fāng cùn dì
- 成語解釋:
- 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六卷:“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
-
110
負材矜地
- 成語拼音:
- fù cái jīn dì
- 成語解釋:
- 見“負地矜才”。
- 成語出處:
- 《文選·劉孝標〈辯命論〉》作者“劉孝標”唐·李善注:“[孝標]負材矜地,自謂坐致云霄,豈圖逡巡十稔而榮慚一命。”
-
111
方寸之地
- 成語拼音:
- fāng cù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心。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
112
膚寸之地
- 成語拼音:
- fū cù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1膚=4寸。指面積狹小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
113
福地洞天
- 成語拼音:
- fú dì dò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后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牛小姐規勸侍婢》:“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
114
覆地翻天
- 成語拼音:
- fù dì f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發生極大的事。也比喻亡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喲,叫一聲覆地翻天。”
-
115
負地矜才
- 成語拼音:
- fù dì jīn cái
- 成語解釋:
- 謂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 成語出處:
- 《南史·蔡凝傳》:“他日,后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
116
繁華勝地
- 成語拼音:
- fán huá shèng dì
- 成語解釋:
- 繁華:繁盛華麗。熱鬧的名勝之地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因游學來至嘉禾地方,這是古秀州,乃江南繁華勝地。”
-
117
俯拾地芥
- 成語拼音:
- fǔ shí dì jiè
- 成語解釋:
-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 成語出處:
- 《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猶俯拾地芥耳。”
-
118
翻天蹙地
- 成語拼音:
- fān tiān cù dì
- 成語解釋:
- 翻:反轉;蹙:同“蹴”,踢,踩。形容迅猛勢盛
- 成語出處:
- 唐·獨孤及《招北客文》:“五月之間,白帝之下,洪濤塞峽,不見滟滪,翻天蹙地,霆吼雷怒。”
-
119
翻天覆地
- 成語拼音:
- fān tiān fù dì
- 成語解釋:
- 覆;翻過來。使天地換了位置。形容變化巨大;徹底。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時,一屋子人,拉這個,扯那個,正鬧得翻天覆地。”
-
120
番天覆地
- 成語拼音:
- fān tiān fù dì
- 成語解釋:
- 番:通“翻”;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而徹底,也形容事情鬧得很兇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勝敵》:“快送二圣皇帝出來,萬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社稷蕩為丘墟,生靈涂作魑魅。”
* 地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包含地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