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地字的成語 (569個)
-
481
掀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見“掀天揭地”。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王荊公傳》第14章:“讀其詩詞,幾無復為曾造作掀天動地大事業開拓于千古者也。”
-
482
熏天赫地
- 成語拼音:
- xūn tiān hè dì
- 成語解釋:
- 熏天:氣勢極盛的樣子;赫:顯明,盛大。形容氣焰熾盛。
- 成語出處:
- 唐 張九齡《南陽道中》詩:“茲邦稱貴近,與世嘗熏赫。”
-
483
掀天揭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jiē dì
- 成語解釋:
- 可以撼動天地。形容聲勢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 辛斆《后序》:“萊公兩朝大臣,勛業之盛,掀天揭地。”
-
484
掀天撲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pū dì
- 成語解釋:
- 掀起天,撲打地。比喻專權跋扈,氣焰囂張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與章德茂侍郎》:“老秦掀天撲地,只享十六年之安。”
-
485
掀天斡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wò dì
- 成語解釋:
- 見“掀天揭地”。
- 成語出處:
- 宋·馮時行《遺夔門故舊》詩:“蜀江逬出岷山來,翻濤鼓浪成風雷。掀天斡地五千里,爭赴東海相喧豗。”
-
486
謝天謝地
- 成語拼音:
- xiè tiān xiè dì
- 成語解釋:
- 迷信說法;天地神靈主宰著人的一切活動。因此;辦事順利應感謝天地的保佑。后廣泛用來表示順利達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難時的慶幸或滿意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方才聽得棺中有聲響,想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望你復活,所以用斧開棺,謝天謝地,果然重生。”
-
487
修文地下
- 成語拼音:
- xiū wén dì xià
- 成語解釋:
- 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哭李常侍郎》詩:“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
-
488
心懸兩地
- 成語拼音:
- xīn xuán liǎng dì
- 成語解釋:
- 懸:牽掛。一心牽掛著兩地地方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03回:“怎奈此時是驚弓之鳥,又是心懸兩地,記念著前山池大鬢,不知勝負如何。”
-
489
一敗涂地
- 成語拼音:
- yī bài tú dì
- 成語解釋:
- 一:一旦;涂地:“肝腦涂地”的省略。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地。形容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
-
490
壹敗涂地
- 成語拼音:
- yī bài tú dì
- 成語解釋:
- 指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
491
衣不曳地
- 成語拼音:
- yī bù yè dì
- 成語解釋:
-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見者以為童仆,使人問乃知其夫人。”
-
492
陰曹地府
- 成語拼音:
- yīn cáo dì fǔ
- 成語解釋:
- 按迷信的說法;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
493
盈尺之地
- 成語拼音:
- yíng chǐ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盈:通“贏”,多出。直徑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494
易地而處
- 成語拼音:
- yì dì ér chǔ
- 成語解釋:
- 換一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一想。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髦《少康、漢高祖論》:“社稷幾傾,若與少康易地而處,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
-
495
易地皆然
- 成語拼音:
- yì dì jiē rán
- 成語解釋:
- 易: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
496
異地相逢
- 成語拼音:
- yì dì xiāng féng
- 成語解釋:
- 異地:他鄉。在他鄉相遇。
- 成語出處: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岳影中。”
-
497
月地云階
- 成語拼音:
- yuè dì yún jiē
- 成語解釋:
- 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唐 牛僧儒《周秦行紀》詩:“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云階拜洞仙。”
-
498
易地則皆然
- 成語拼音:
- yì dì zé jiē rán
- 成語解釋:
- 易: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
499
因地制宜
- 成語拼音:
- yīn dì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因:隨順;制:制定;規定;宜:適當;合宜。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夫筑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
-
500
衣冠掃地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sǎo dì
- 成語解釋:
- 掃地:比喻破壞無余。指人不重名節,喪盡廉恥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留遠亭》詩序:“諸酋又族婦抱劉以為戲。衣冠掃地,殊不可忍!”
* 地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包含地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