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善字的成語 (172個)
-
161
擇其善者而從之
- 成語拼音: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 成語解釋:
- 擇:選擇;從:跟從、學習。選擇好的、正確的事情去遵循、學習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162
知人善察
- 成語拼音:
- zhī rén shàn chá
- 成語解釋:
- 察:觀察。善于識別觀察人才
- 成語出處:
- 《魏書》:“知人善察,難眩以偽。”
-
163
知人善任
- 成語拼音:
- zhī rén shàn rèn
- 成語解釋:
- 了解下屬;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成語出處:
- 漢 班彪《王命論》:“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164
彰善癉惡
- 成語拼音:
- zhāng shàn dàn è
- 成語解釋:
- 彰:表明、顯揚;癉:憎恨。表揚好的,斥責惡的。
- 成語出處:
- 《尚書 畢命》:“旌別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
165
擇善而從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ér cóng
- 成語解釋:
- 選擇好的而遵循;依從。擇:選擇。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166
枕善而居
- 成語拼音:
- zhěn shàn ér jū
- 成語解釋:
- 謂守善不移。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新論·慎獨》:“故蘧璦不以昏行變節,顏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隱微,枕善而居,不以視之不見而移其心,聽之不聞而變其情也。”
-
167
擇善而行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選擇有益的事去做。
- 成語出處:
-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
168
擇善固執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gù zhí
- 成語解釋:
- 固執:堅持不懈。對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堅持執行
- 成語出處:
- 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
169
作善降祥
- 成語拼音:
- zuò shàn jiàng xiáng
- 成語解釋:
- 舊指平日行善,可獲吉祥。
- 成語出處:
- 《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170
至善至美
- 成語拼音:
- zhì shàn zhì měi
- 成語解釋:
-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 成語出處:
-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著震撼著宇宙的大風暴,而且他又把這個理解作為翻掌間便立現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跡’,因而對于生活的實際的轉變——在矛盾混亂中所產生的向前進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惡。”
-
171
止于至善
- 成語拼音:
- zhǐ yú zhì shàn
- 成語解釋: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
172
諄諄善誘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shàn yòu
- 成語解釋:
- 耐心懇切地教誨、誘導。
- 成語出處:
- 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悱開發,相與曲折反復,諄諄善誘。 ”
* 善的成語,帶善字的成語,包含善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