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善字的成語 (172個)
-
101
遷善去惡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àn qù è
- 成語解釋:
- 見“遷善黜惡”。
- 成語出處:
- 清·馮桂芬《序》:“《易》、《詩》、《書》、《禮》著其理,《春秋傳》兼言征驗,而四子書教人遷善去惡之道大備。”
-
102
遷善塞違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àn sāi wéi
- 成語解釋:
- 猶言向善而防堵邪惡。
- 成語出處:
- 清·譚嗣同《劉淞芙跋》:“聞見既溥,法戒乃興,遷善塞違,教治以懋。”
-
103
遷善遠罪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àn yuǎn zu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向善而遠離罪惡。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然而曰禮云禮云者,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
104
騎者善墮
- 成語拼音:
- qí zhě shàn duò
- 成語解釋:
- 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 成語出處:
-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記吳王占夢》:“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
-
105
騎者善墜
- 成語拼音:
- qí zhě shàn zhuì
- 成語解釋:
- 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敗
- 成語出處:
-
106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成語拼音:
-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 成語解釋:
-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 成語出處:
- 《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107
善罷干休
- 成語拼音:
- shàn bà gān xiū
- 成語解釋:
-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于否定)。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可比他得人心兒,他就肯善罷干休了?”
-
108
善罷甘休
- 成語拼音:
- shàn bà gān xiū
- 成語解釋:
- 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闖。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奶奶就是讓著他,他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兒,他就善罷甘休了?”
-
109
善財難舍
- 成語拼音:
- shàn cái nán shě
- 成語解釋:
- 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舍。指人愛惜錢財,不愿施舍于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舍。”
-
110
善刀而藏
- 成語拼音:
- shàn dāo ér cáng
- 成語解釋:
-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凈。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 成語出處:
- 《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
111
善賈而沽
- 成語拼音:
- shàn jià ér gū
- 成語解釋:
- 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罕》:“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
112
善解人意
- 成語拼音:
- shàn jiě rén yì
- 成語解釋:
-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別人的意圖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
-
113
善門難開
- 成語拼音:
- shàn mén nán kāi
- 成語解釋:
- 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
114
善眉善眼
- 成語拼音:
- shàn méi shàn y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容貌善良。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雖是吊死……倒比活的時節去了那許多的殺氣,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張的哲學》十一:“門房里坐著一個老人,善眉善眼象世傳當仆人的樣子。”
-
115
善男信女
- 成語拼音:
- shàn nán xìn nǚ
- 成語解釋:
- 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后泛指虔誠信奉佛教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臆論 拒客》:“釋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師,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來禮佛者,有來布施者,從不拒客之禮。”
-
116
善氣迎人
- 成語拼音:
- shàn qì yíng rén
- 成語解釋:
- 善氣:和藹可親的態度。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人。
- 成語出處:
- 《管子·心術下》:“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117
善騎者墮
- 成語拼音:
- shàn qí zhě duò
- 成語解釋:
- 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原道訓》:“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
118
善善從長
- 成語拼音:
-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后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
119
賞善罰惡
- 成語拼音:
- shǎng shàn fá è
- 成語解釋:
- 謂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
- 成語出處:
- 漢·貢禹《贖罪》:“賞善罰惡,不阿親戚。”
-
120
賞善罰否
- 成語拼音:
- shǎng shàn fá fǒu
- 成語解釋:
- 見“賞善罰惡”。
- 成語出處:
- 《隸釋·漢平都相蔣君碑》:“賞善罰否,寬猛協中。”
* 善的成語,帶善字的成語,包含善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