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周字的成語 (41個)
-
21
衣食不周
- 成語拼音:
- yī shí bù zhōu
- 成語解釋:
- 周:齊備。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我今衣食不周,無力婚娶,何不俯就他家,一舉兩得?”
-
22
周而不比
- 成語拼音:
- zhōu ér bù bǐ
- 成語解釋:
-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
23
周而復始
- 成語拼音:
- zhōu ér fù shǐ
- 成語解釋:
- 繞完一圈;又從頭開始。指循環往復。周:環繞一圈;復:又、再。
- 成語出處:
- 《文子 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
-
24
周而復生
- 成語拼音:
- zhōu ér f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循環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律書》:“故曰音始于宮,窮于角;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氣始于冬至,周而復生。”
-
25
周規折矩
- 成語拼音:
- zhōu guī shé jǔ
- 成語解釋:
- 本謂行禮時步趨合乎規矩。后引申為拘泥于成法、準則。語出《禮記·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
26
周公吐哺
- 成語拼音:
- zhōu gōng tǔ bǔ
- 成語解釋:
-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 成語出處:
-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
27
周急繼乏
- 成語拼音:
- zhōu jí jì fá
- 成語解釋:
- 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亦作“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君子周貧不繼富。”
-
28
周急濟貧
- 成語拼音:
- zhōu jí jì pín
- 成語解釋:
- 周:救濟。救濟有急難或貧窮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四折:“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濟貧時。”
-
29
責己以周,待人以約
- 成語拼音:
-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
- 成語解釋:
- 周:周到,引申為嚴格;約:簡單,引申為不苛求。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厚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
30
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
- 成語拼音:
-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
- 成語解釋:
- 周:周到,引申為嚴格;約:簡單,引申為不苛求。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厚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
31
周郎顧曲
- 成語拼音:
- zhōu láng gù qǔ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32
朝梁暮周
- 成語拼音:
- zhāo liáng mù zhōu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 成語出處:
- 明 李東陽《王凝妻》詩:“君不見中原將相夸男兒,朝梁暮周皆逆旅。”
-
33
周妻何肉
- 成語拼音:
- zhōu qī hé ròu
- 成語解釋:
- 周:指南齊的周颙;何:指梁代的何胤。周颙有妻子,何胤吃肉,二人學佛修行,各有帶累。比喻飲食男女影響事業
- 成語出處:
- 唐·李延壽《南史·周颙傳》:“太子曰:‘累伊何?’對曰:‘周妻何肉。’”
-
34
周情孔思
- 成語拼音:
- zhōu qíng kǒng sī
- 成語解釋:
-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成語出處:
- 唐·李漢《韓昌黎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
-
35
眾人周知
- 成語拼音:
- zhòng rén zhōu zhī
- 成語解釋:
- 周:普遍。大家普遍知道的
- 成語出處:
-
36
眾所周知
- 成語拼音: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成語解釋:
-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雖十目視十手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
37
周聽不蔽
- 成語拼音:
- zhōu tīng bù bì
- 成語解釋:
- 周聽:廣泛聽取;蔽:蒙蔽。廣泛地聽取意見就不會受蒙蔽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道術》:“周聽則不蔽,稽驗則不惶。”
-
38
周瑜打黃蓋
- 成語拼音:
- 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 成語解釋:
- 兩相情愿
- 成語出處:
- 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
-
39
周游列國
- 成語拼音:
- zhōu yuó liè guó
- 成語解釋: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游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后指走遍各地。
- 成語出處:
-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后,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
40
莊周夢蝶
- 成語拼音:
-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 成語解釋:
- 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 成語出處:
- 典出《莊子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 周的成語,帶周字的成語,包含周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