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名字的成語 (343個)

    301

    要利盜

    成語拼音:
    yāo lì dào míng
    成語解釋:
    要:通“邀”。用不正當的手段搶奪盜取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蓋其心術不謹,趨向一差,則要利盜,文奸濟惡,皆學之力也。”
    302

    蠅利蝸

    成語拼音:
    yíng lì wō míng
    成語解釋:
    :像蝸牛角那樣小的聲。蒼蠅頭般的小利,蝸牛角樣的微。比喻微不足道的
    成語出處:
    宋·盧炳《念奴嬌》:“回首蠅利蝸,微官多誤,自笑塵生襪。”
    303

    點卯

    成語拼音:
    yīng míng diǎn mǎo
    成語解釋:
    謂形式上查點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尤氏雖天天過來,也不過應點卯,不肯亂作威福。”
    304

    后世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hòu shì
    成語解釋:
    聲傳揚到后世
    成語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305

    埋姓

    成語拼音:
    yǐn míng mái xìng
    成語解釋:
    同“隱姓埋”。
    成語出處:
    元·李愛山《壽陽曲·厭紛》曲:“離京邑,出鳳城,山林中隱埋姓。”
    306

    去利

    成語拼音:
    yí míng qù lì
    成語解釋:
    謂丟棄位和利益。
    成語出處:
    唐·盧肇《宜州新興寺碑銘》:“但學者不能窒欲攘貪,遺去利。”
    307

    射利

    成語拼音:
    yāo míng shè lì
    成語解釋:
    求取利。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2卷:“世人不終耆壽,咸多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邀射利,聚毒攻神,內傷骨體,外乏筋肉。”
    308

    失實

    成語拼音:
    yuán míng shī shí
    成語解釋:
    緣:循沿。從事物表面的義出發去探求事物,沒有得到事物真實的本質
    成語出處:
    宋·蘇軾《震奎閣碑》:“漢明以察為明,而梁武以弱為仁,皆緣失實,去佛遠甚。”
    309

    同實

    成語拼音:
    yì míng tóng shí
    成語解釋:
    稱不同,實質一樣。
    成語出處:
    《莊子·知北游》:“異同實,其指一也。”
    310

    蝸利

    成語拼音:
    yíng míng wō lì
    成語解釋:
    蒼蠅頭般微,蝸牛角樣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利。
    成語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郊遇》:“看這些蠅蝸利,心腸熱憑誰淘洗。”
    311

    無實

    成語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成語解釋:
    光有虛;并無事實。指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好。
    成語出處:
    《國語 晉語八》:“吾有卿之,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312

    亡實

    成語拼音:
    yǒu míng wáng shí
    成語解釋:
    見“有無實”。
    成語出處:
    《漢書·循吏傳·黃霸》:“臣敞非敢毀丞相也,誠恐群臣莫白,而長吏守丞畏指……并行伙貎,有亡實。”
    313

    顯親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xiǎn qīn
    成語解釋:
    揚:傳揚;顯:顯赫;親:父母。指使雙親顯耀,聲傳揚。
    成語出處:
    《孝經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314

    顯姓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xiǎn xìng
    成語解釋:
    天下,為父母增光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赍發呵與那個薄弱書生,兀的不揚顯姓,光明動朝廷。”
    315

    有利

    成語拼音:
    yǒu míng yǒu lì
    成語解釋:
    既有譽又有利益
    成語出處:
    316

    一錢不

    成語拼音:
    yī qián bù míng
    成語解釋:
    謂身無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為貧窮。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二回:“岑其身道:‘我也本來打算早辦,只是大嫂同舍妹要在家多停幾日。又兼我是一錢不,還要張羅幾文才能辦事,因此耽擱下來。’”
    317

    疑事無功,疑行無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
    318

    雁塔題

    成語拼音:
    yàn tǎ tí míng
    成語解釋:
    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進士題,自神龍之后,過關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題。”
    319

    一文不

    成語拼音:
    yī wén bù míng
    成語解釋:
    一文錢都沒有(: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一錢,寄死人家。”
    320

    一文莫

    成語拼音:
    yī wén mò míng
    成語解釋:
    :占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成語出處:
    巴金《談》:“不過我雖然一文莫靠稿費生活,卻不能不說自己不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所以我會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個楊老三的故事。”
    * 名的成語,帶名字的成語,包含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