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發字的成語 (322個)

    301

    英姿煥

    成語拼音:
    yīng zī huàn fā
    成語解釋:
    英姿:英勇威武姿態;煥: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蘇軾《念媽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
    302

    抽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chōu cháng
    成語解釋:
    擢:拔。拔下頭,抽出肚腸。形容自引罪貴,表示悔恨,以求寬恕
    成語出處:
    《梁書·伏順傳》:“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抽腸,少自論謝?”
    303

    沖冠

    成語拼音: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形容氣概雄偉豪邁。
    成語出處: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公雄心烈眥,壯沖冠,按東海之金刀,飛北斗之石箭。”
    304

    沖冠

    成語拼音:
    zhí fā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直豎,頂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踴躍之狀。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壯士之怒,赫然殊觀,植沖冠。”
    305

    穿冠

    成語拼音:
    zhí fā chuān guàn
    成語解釋:
    猶植沖冠。
    成語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劉孝標注引晉·裴啟《語林》:“溫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盡驚。既坐,陳說九服分崩,皇室弛絕,晉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無主,聞者莫不踴躍,植穿冠。”
    306

    空門

    成語拼音:
    zhù fā kōng mén
    成語解釋:
    謂削出家為僧尼。
    成語出處:
    清·景星杓《山齋客譚·孫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空門,日修禪誦以老。”
    307

    莫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mò shǔ
    成語解釋: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頭,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成語出處:
    《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308

    暮至

    成語拼音:
    zhāo fā mù zhì
    成語解釋:
    指早晨出晚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 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309

    耨苗

    成語拼音:
    zhì fà nòu miáo
    成語解釋:
    櫛:梳理;耨:除草。梳頭,除雜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圣人之用兵也,若櫛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310

    難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nán shǔ
    成語解釋:
    拔下的頭難以數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以續之罪,尚未足。”
    311

    文身

    成語拼音:
    zhù fā wén shēn
    成語解釋:
    削短頭,刻畫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區異族的風俗服制。
    成語出處:
    《轂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文身。”晉·孫綽《喻道論》:“周之泰伯遠棄骨肉,托跡異域,祝文身,存之不反,而論稱至德,書著大賢。”
    312

    夕至

    成語拼音:
    zhāo fā xī zhì
    成語解釋:
    早上出;晚上到達。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鱷魚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魚朝而夕至也。”
    313

    振聾

    成語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314

    震聾

    成語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
    成語出處:
    劉心武《寫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滿足這種要求的作品出現,形同震聾聵,會引起強烈的反響。”
    315

    昭聾

    成語拼音:
    zhāo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耳聾的人也能夠聽到。比喻用語言文字等給人以極大的啟,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成語出處:
    《天討·望帝》:“巴縣鄒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聾聵,正義浹乎寰宇,回響振乎棧峽。”
    316

    眥裂

    成語拼音:
    zì liè fà zhǐ
    成語解釋:
    眼角裂開,頭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瞋目視項王,頭上指,目眥盡裂。”
    317

    椎牛

    成語拼音:
    zhuī niú fā zhǒng
    成語解釋:
    亦作“椎牛?冢”。殺牛盜墓。謂為盜無所不為,窮兇極惡。
    成語出處:
    宋·蘇軾《策別》十七:“小者呼雞逐狗,大者椎牛冢,無所不至。”
    318

    朱顏翠

    成語拼音:
    zhū yán cuì fā
    成語解釋:
    同“朱顏綠”。
    成語出處:
    宋·周邦彥《西平樂》詞:“追念朱顏翠,曾到處,故地使人嗟。”
    319

    朱顏鶴

    成語拼音:
    zhū yán hè fā
    成語解釋:
    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道士壽函》:“一老道士者,朱顏鶴,延至其室。”
    320

    朱顏綠

    成語拼音:
    zhū yán lǜ fā
    成語解釋:
    指青春年少。
    成語出處:
    宋·沈遘《送句諶通判穎川》詩:“朱顏綠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時,但見:朱顏綠,皓齒明眸。”
    * 發的成語,帶發字的成語,包含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