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及字的成語 (118個)
-
101
有過之無不及
- 成語拼音:
-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 成語解釋:
-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
102
殃及池魚
- 成語拼音:
- yāng jí chí yú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此言禍福之相及也。”
-
103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
- 成語解釋:
- 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
104
因烏及屋
- 成語拼音:
- yīn wū jí wū
- 成語解釋:
- 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關事物。
- 成語出處:
- 《尚書大傳·大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
105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成語拼音:
- yòu wǔ yòu yǐ jí rén zhī yòu
- 成語解釋:
- 幼:愛護。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06
驟不及防
- 成語拼音:
- zhòu bù jí fáng
- 成語解釋:
- 謂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我海軍亦于天明發炮,向丹水池一帶清軍射擊,毀美孚洋油棧及火車五輛。清軍驟不及防,退之二道橋。”
-
107
罪不及孥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jí nú
- 成語解釋:
- 孥:妻子與兒女的統稱。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無路可投。”
-
108
朝不及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jí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情況危急。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109
追悔不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huǐ bù jí
- 成語解釋:
- 悔恨過去的往事,卻已經難以挽回了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齊推女》:“有頃,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傷痛女冤橫,追悔不及。”
-
110
追悔何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huǐ hé jí
- 成語解釋:
- 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無法改變了。亦作“追悔不及”。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莊宗本紀八》:“將士經年離隔父母,不取敕旨歸寧,上貽圣憂,追悔何及!”宋·張君房《云笈七簽·慎守訣》:“世上之人,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
111
追悔莫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huǐ mò jí
- 成語解釋:
- 后悔也來不及了。
- 成語出處:
- 漢 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
112
追悔無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huǐ wú jí
- 成語解釋:
- 悔恨過去的往事,卻已經難以挽回了
- 成語出處:
- 漢·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
113
詐奸不及
- 成語拼音:
- zhà jiān bù jí
- 成語解釋:
- 猶言十分奸詐。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114
走及奔馬
- 成語拼音:
- zǒu jí bēn mǎ
- 成語解釋:
- 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馬的奔跑。形容走路飛快
- 成語出處:
- 《周書·達奚武傳》:“震字猛略,少驍勇,便騎射,走及奔馬,臂力過人。”
-
115
澤及髊骨
- 成語拼音:
- zé jí cī gǔ
- 成語解釋:
- 澤:恩澤;髊:肉未爛盡的骸骨。恩澤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于人乎!”
-
116
澤及枯骨
- 成語拼音:
- zé jí kū gǔ
- 成語解釋:
- 澤:恩澤;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澤及于死者。形容給人恩惠極大。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于人乎!”
-
117
狀貌不及中人
- 成語拼音:
- zhuàng mào bù jí zhōng rén
- 成語解釋:
- 壯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不如普通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
-
118
追駟不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sì bù jí
- 成語解釋:
- 駟: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套著四匹馬的車。已來不及追趕上飛奔的馬車。比喻話說出去了無法再收回
- 成語出處:
- 無名氏《雜事秘辛》:“言脫于口,追駟不及,聊志于此。”
* 及的成語,帶及字的成語,包含及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