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去字的成語 (166個)
-
121
死去活來
- 成語拼音:
- sǐ qù huó lái
- 成語解釋:
- 指因極度的疼痛或悲哀;暈過去;又活過來。多形容被打得很慘;或哭得很厲害。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當下眾人將那崔寧與小娘子死去活來拷打一頓。”
-
122
送去迎來
- 成語拼音:
- sòng qù yíng lái
- 成語解釋:
- 見“送往迎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顗傳》:“公府門巷,賓客填集,送去迎來,財貨無已。”
-
123
省欲去奢
- 成語拼音:
- shěng yù qù shē
- 成語解釋:
- 省:減少;奢:奢侈。免掉過分的欲念,去除奢侈
- 成語出處:
- 漢·襄楷《復上書》:“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死,省欲去奢。”
-
124
湯里來,水里去
- 成語拼音:
- tāng lǐ lái,shuǐ lǐ qù
- 成語解釋:
- 指銀錢隨手來隨手去,留不住。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1回:“這正是俗語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里去’。”
-
125
湯去三面
- 成語拼音:
- tāng qù sān miàn
- 成語解釋:
-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后因以“湯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成語出處:
-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
126
投傳而去
- 成語拼音:
- tóu zhuàn ér qù
- 成語解釋:
- 傳:符信。指棄官而去。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陳蕃傳》:“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
-
127
惡不去善
- 成語拼音:
- wù bù qù shàn
- 成語解釋:
- 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
128
無可奈何花落去
- 成語拼音: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 成語解釋:
-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 成語出處:
-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129
務去陳言
- 成語拼音:
- wù qù chén yán
- 成語解釋:
- 務:務必;陳言:陳舊的言辭。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成語出處:
- 清·朱彝尊《魚計莊詞》序:“休寧戴生锜,從余游,其為詞,務去陳言。”
-
130
務實去華
- 成語拼音:
- wù shí qù huá
- 成語解釋:
- 華:浮華。講究實際,去掉浮華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蒙以養正賦》:“務實去華,育德之方斯在;反所收視,養恬之義相應。”
-
131
相去幾何
- 成語拼音:
- xiāng qù jǐ hé
- 成語解釋:
- 去:距離。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
132
心去難留
- 成語拼音:
- xīn qù nán liú
- 成語解釋:
- 去:離開。心已在別處,難以挽留。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王僧孺《為姬人自傷》詩:“斷弦猶可續,心去最難留。”
-
133
相去天淵
- 成語拼音:
- xiāng qù tiān yuān
- 成語解釋:
- 天淵:天與深淵。比喻二者相差太遠,差別極大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淵;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
134
相去無幾
- 成語拼音:
- xiāng qù wú jǐ
- 成語解釋:
- 去:距離;無幾:沒有多少。指二者距離不遠或差別不大。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斜川的將略跟一般儒將相去無幾,而他的詩即使不是儒將做的,也算得好了。”
-
135
相去咫尺
- 成語拼音:
- xiāng qù zhǐ chǐ
- 成語解釋:
- 咫:1咫=8寸;咫尺:距離很近。形容距離很短或相差很小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丙志·饒氏婦》:“相去咫尺,而莫見其形貌。”
-
136
效死弗去
- 成語拼音:
- xiào sǐ fú qù
- 成語解釋:
- 效:獻出;弗:不。拼死報效,不肯離去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效死而民弗去。”
-
137
效死勿去
- 成語拼音:
- xiào sǐ wù qù
- 成語解釋:
- 指竭盡忠誠。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
-
138
揚長而去
- 成語拼音:
- yáng cháng ér qù
- 成語解釋:
- 揚長:大模大樣的樣子。丟下別人;大模大樣地離去。也作“徉長而去”。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罷,深深一揖,揚長而去。”
-
139
予齒去角
- 成語拼音:
- yǔ chǐ qù jiǎo
- 成語解釋:
- 謂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
- 成語出處:
- 《漢書·董仲舒傳》:“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乎!”顏師古注:“謂牛無上齒則有角,其余無角者則有上齒。”
-
140
以骨去蟻
- 成語拼音:
- yǐ gǔ qù yǐ
- 成語解釋:
- 見“以肉去蟻”。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以骨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 去的成語,帶去字的成語,包含去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