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勿字的成語 (32個)
-
21
雖休勿休
- 成語拼音:
- suī xiū wù xiū
- 成語解釋:
- 休:美善;休:贊美。雖然受到別人贊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 成語出處:
- 《尚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
-
22
勿謂言之不預
- 成語拼音:
-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 成語解釋: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
23
勿謂言之不預也
- 成語拼音:
-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 成語解釋:
- 以后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
24
勿忘在莒
- 成語拼音:
- wù wàng zài jǔ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忘本。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直諫》:“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
25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成語拼音: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成語出處:
- 《諸葛亮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26
勿藥有喜
- 成語拼音:
- wù yào yǒu xǐ
- 成語解釋:
- 勿:不要。祝賀人病愈
- 成語出處:
- 《周易·無妄》:“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
27
效死勿去
- 成語拼音:
- xiào sǐ wù qù
- 成語解釋:
- 指竭盡忠誠。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
-
28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
- 成語拼音:
- yù rén wù wén,mò ruò wù yán
- 成語解釋:
- 聞:聽見。想要別人不聽見,不如自己不說
- 成語出處:
-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29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 成語拼音:
- yí rén wù yòng,yòng rén wù yí
- 成語解釋:
- 懷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懷疑他。指用人應充分信任。
- 成語出處:
- 《金史·熙宗本紀》:“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國及諸色人,量才通用之。”
-
30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成語拼音:
-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
- 成語解釋:
- 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 成語出處:
-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晉書 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
31
遵而勿失
- 成語拼音:
- zūn ér wù shī
- 成語解釋:
- 謂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 成語出處:
- 《史記·曹相國世家》:“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
32
直言勿諱
- 成語拼音:
- zhí yán wù huì
- 成語解釋:
- 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言無諱”。
- 成語出處:
- 清 張廷玉《明史 弋謙傳》:“爾群臣勿以前事為戒,于國家利弊、政令未當者,直言勿諱。”
* 勿的成語,帶勿字的成語,包含勿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