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功字的成語 (218個)

    121

    進賢興

    成語拼音:
    jìn xián xīng gōng
    成語解釋:
    謂薦舉賢士臣。
    成語出處:
    《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以作邦國。”賈公彥疏:“以臣有賢有舉之與官,則起邦國之內勸善樂業之心,使不惰廢善業也。”
    122

    急于事

    成語拼音:
    jí yú shì gō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急于求成。
    成語出處: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我對于她終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點羅曼締克,急于事……”
    123

    九轉

    成語拼音:
    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成語解釋: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
    成語出處:
    《抱樸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124

    開國

    成語拼音:
    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語解釋: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勞的人。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見單雄信好客,是一個做得開國臣的,因此借寓東岳廟中,圖與交往。”
    125

    自大

    成語拼音:
    kuā gōng zì dà
    成語解釋:
    夸:夸耀。夸耀勞,自以為了不起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評話·唐史》:“可惜著志小氣驕,夸自大。”
    126

    匡合之

    成語拼音:
    kuāng hé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匡:糾正;匡合:把天下納入正軌。指治理國家的
    成語出處:
    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
    127

    力倍

    成語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成語解釋:
    指事倍半。形容費力大,收效小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贈陳伯光詩序》:“防微遏幾,百病不生。幾動形見,力倍半。”
    128

    勞而無

    成語拼音:
    láo ér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勞:勞累;勞苦;效;成效。花了力氣卻沒有成效。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
    129

    覆過

    成語拼音:
    liè gōng fù guò
    成語解釋:
    羅列績,掩蓋過錯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陳湯傳》:“言威武勤勞則大于方叔、吉甫,列覆過則優于齊桓、貳師。”
    130

    封賞

    成語拼音:
    lùn gōng fēng shǎng
    成語解釋:
    論:按照。按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季龍傳上》:“季龍入遼宮,論封賞各有差。”
    131

    立事

    成語拼音:
    lì gōng lì shì
    成語解釋:
    立:建樹。指樹立勛與事業
    成語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立立事,開國稱孤。”
    132

    受賞

    成語拼音:
    lùn gōng shòu shǎng
    成語解釋:
    評定勞,接受賞賜。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刻石為丘行恭贊序》:“奮匹夫之命,輕若鴻毛,救萬乘之尊,急于虎口,論受賞,我無愧焉。”
    133

    贖罪

    成語拼音:
    lì gōng shú zuì
    成語解釋:
    :建立績;贖:補償。建立績來補償罪行或過失。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王孝杰傳》:“遣使斬宏暉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暉已立贖罪,竟免誅。”
    134

    行封

    成語拼音:
    lùn gōng xíng fēng
    成語解釋:
    評定勞之大小給予封賞。
    成語出處:
    《史記·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行封。”
    135

    行賞

    成語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成語解釋:
    論:按照;行:施行。按照勞的大小給以不同獎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顧譚傳》:“時論行賞,以為駐敵之大,退敵之小。”
    136

    自效

    成語拼音:
    lì gōng zì xiào
    成語解釋:
    立:建樹;效:報效,獻出。指建樹績以作出貢獻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只將郭子儀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儀之罪,許其自后立自效。”
    137

    勞苦

    成語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成語解釋: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138

    樂事勸

    成語拼音:
    lè shì quàn gōng
    成語解釋:
    謂樂于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王制》:“無曠土,無游民,食節事時,民咸安其居,樂事勸。”
    139

    面壁

    成語拼音:
    miàn bì gōng shēn
    成語解釋:
    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和尚面壁靜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詣很深。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140

    馬到成

    成語拼音:
    mǎ dào chéng gōng
    成語解釋:
    戰馬一到陣前就取得勝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成語出處:
    元 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
    * 功的成語,帶功字的成語,包含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