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制字的成語 (47個)
-
41
因時制宜
- 成語拼音:
- yīn shí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因:根據;制:制定;宜:適當。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晉書 劉頌傳》:“所遇不同,故當因時制宜,以盡事適今。”
-
42
一物一制
- 成語拼音:
- yī w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這等銅筋鐵骨,偏遇著文忠臣,更狠似他,真個一物一制。”
-
43
嚴刑峻制
- 成語拼音:
- yán xíng jùn zh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嚴刑峻法。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豪士賦》:“懼萬民之有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
44
以夷制夷
- 成語拼音:
- yǐ yí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
45
遭時定制
- 成語拼音:
- zāo shí dìng zhì
- 成語解釋:
- 謂因時勢而規定法制。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圣人執權,遭時定制,步驟之差,各有云設。”李賢注:“遭遇其時而定法制,不循于舊也。”
-
46
遭事制宜
- 成語拼音:
- zāo shì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猶言因事制宜。
- 成語出處:
-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世俗歲殊,時變日化,遭事制宜,因時而移,舊之非者,何可放焉!”
-
47
遭時制宜
- 成語拼音:
- zāo shí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猶言因時制宜。
- 成語出處:
- 《隋書·經籍志一》:“遭時制宜,質文迭用,應之以通變,通變之以中庸。”
* 制的成語,帶制字的成語,包含制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