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兇字的成語 (35個)
-
21
兇殘成性
- 成語拼音:
- xiōng cán chéng xìng
- 成語解釋:
- 兇惡殘暴成了本性。形容極其兇狠殘暴
- 成語出處:
-
22
兇多吉少
- 成語拼音:
- xiōng duō jí shǎo
- 成語解釋:
- 估計事態可能向壞的方面發展;趨勢不妙。兇:不吉利。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收,待過了此山再發慈悲吧。這去處兇多吉少。”
-
23
兇年惡歲
- 成語拼音:
- xiōng nián è suì
- 成語解釋:
- 兇年:年成很壞。指饑荒的年頭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兇年惡歲,則行貨物,流有余而調不足也。”
-
24
兇年饑歲
- 成語拼音:
- xiōng nián jī suì
- 成語解釋:
- 兇年:年成很壞。指荒年。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
25
兇豎得志
- 成語拼音:
- xiōng shù dé zhì
- 成語解釋:
- 豎:童仆;兇豎:兇惡的小人。兇惡的小人得行其志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
-
26
兇神惡煞
- 成語拼音:
- xiōng shén è shà
- 成語解釋:
- 原指兇惡的神。后來指兇惡的壞人。煞:迷信說法中的兇神。
- 成語出處: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27
兇相畢露
- 成語拼音: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成語解釋:
- 兇惡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來。畢:完全。
- 成語出處:
- 柯巖《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
28
行兇撒潑
- 成語拼音:
- xíng xiōng sā pō
- 成語解釋:
- 撒潑:耍無賴。待人兇惡蠻橫,不講道理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行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
29
兇終隙末
- 成語拼音:
- xiōng zhōng xì mò
- 成語解釋:
- 兇:殺人;隙:嫌隙,仇恨;終、末:最后,結果。指彼此友誼不能始終保持,朋友變成了仇敵。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王丹傳》:“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
-
30
元兇巨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jù è
- 成語解釋:
- 指為人所憎惡的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31
元兇首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shǒu è
- 成語解釋:
- 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首惡?”
-
32
恣兇稔惡
- 成語拼音:
- zì xiōng rěn è
- 成語解釋:
- 猶窮兇極惡。
- 成語出處:
- 明·唐順之《常州新建侯祠記》:“倭夷恣兇稔惡以毒螫志我吳民,是亂賊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
33
真兇實犯
- 成語拼音:
- zhēn xiōng shí fàn
- 成語解釋:
- 真正的罪犯。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趕緊指出真兇實犯,本縣立刻就要辦人!”
-
34
誅兇討逆
- 成語拼音:
- zhū xiōng tǎo nì
- 成語解釋:
- 誅:討伐。討伐兇暴、叛逆之人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勝敵》:“身為上將,統領大軍,奮武揚威,誅兇討逆。”
-
35
誅兇殄逆
- 成語拼音:
- zhū xiōng tiǎn nì
- 成語解釋:
- 誅:討伐。討伐兇暴、叛逆之人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圣人誅兇殄逆,濟人寧亂,必資刑殺,以請天下。”
* 兇的成語,帶兇字的成語,包含兇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