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鳳字的成語 (194個)

    161

    攀龍附

    成語拼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成語解釋: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并乘天衢。”
    162

    炮龍烹

    成語拼音:
    pào lóng pēng fèng
    成語解釋:
    見“炮烹龍”。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端的是肉山酒海。”
    163

    烹龍庖

    成語拼音:
    pēng lóng páo fèng
    成語解釋:
    見“烹龍炮”。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西溪先生和陶詩序》:“東坡以烹龍庖之手,而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164

    烹龍炮

    成語拼音:
    pēng lóng páo fèng
    成語解釋:
    烹:煮;炮:燒。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成語出處:
    唐·李賀《將進酒》詩:“烹龍炮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
    165

    烹龍炰

    成語拼音:
    pēng lóng páo fèng
    成語解釋: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成語出處:
    唐·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166

    攀龍托

    成語拼音:
    pān lóng tuō fèng
    成語解釋:
    攀:高攀,接近;托:依附。比喻巴結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次有攀龍托,自致于屬車者,蓋將百計。”
    167

    烹龍煮

    成語拼音:
    pēng lóng zhǔ fèng
    成語解釋:
    見“烹龍炮”。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鷓鴣天》詞為證: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
    168

    騰蛟

    成語拼音:
    qǐ fèng téng jiāo
    成語解釋:
    宛如蛟龍騰躍、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孟學士之詞宗。”
    169

    潛蛟困

    成語拼音:
    qián jiāo kùn fèng
    成語解釋:
    喻被埋沒的賢才。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記·鄒慰夏孤》:“有日皇風動,黎民歡頌。那時呵,看潛蛟困,終須騰踴。”
    170

    泣麟悲

    成語拼音:
    qì lín bēi fèng
    成語解釋:
    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鳥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鳥不至而傷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后因以“泣麟悲”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②古琴操名。
    成語出處: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171

    騎龍弄

    成語拼音:
    qí lóng nòng fèng
    成語解釋: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騰達。
    成語出處:
    明·陳與郊《義犬》第一出:“騎龍弄之兆,這有何妨。”
    172

    認雞作

    成語拼音:
    rèn jī zuò fèng
    成語解釋:
    佛教語。謂認凡庸為珍貴。
    成語出處:
    《萬善同歸集》卷一:“如楚國愚人認雞作,猶春池小果執石為珠。但任淺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173

    攀龍

    成語拼音:
    tuō fèng pān lóng
    成語解釋:
    猶言攀龍附。比喻依附帝王、權貴。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揚戲傳》:“宗計于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攀龍。”
    174

    騰蛟起

    成語拼音:
    téng jiāo qǐ fèng
    成語解釋:
    蛟:蛟龍;凰。宛如蛟龍騰躍、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孟學士之詞宗。”
    175

    飛龍

    成語拼音:
    wǔ fèng fēi lóng
    成語解釋:
    猶龍飛舞。氣勢奔放雄壯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鷓鴣天·贈錢橫州子山》詞:“舞飛龍五百年,盡將錦繡裹山川。”
    176

    片羽

    成語拼音:
    wēi fèng piàn yǔ
    成語解釋:
    由一根羽而顯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現出來的某一方面或珍貴難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斷
    成語出處: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詩話·費鹿峰詩箋》:“泛然酬應之作,猶是七子遺響,集未必存,威片羽,亦不可輕棄也。”
    177

    祥麟

    成語拼音:
    wēi fèng xiáng lín
    成語解釋:
    麒麟和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書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 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178

    一羽

    成語拼音:
    wēi fèng yī yǔ
    成語解釋:
    謂略見善政一斑之意。
    成語出處:
    《梁書·劉遵傳》:“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結去思,野多馴雉,此亦威一羽,足以驗其五德。”
    179

    之鳴

    成語拼音:
    wú fèng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詩·大雅·卷阿》:“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凰樂德。”后因以“梧之鳴”比喻政教和協、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詩·大雅·卷阿》:“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凰樂德。”
    180

    舞鸞歌

    成語拼音:
    wǔ luán gē fèng
    成語解釋:
    鸞:傳說像凰一類的鳥。比喻男女間情愛深切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長短句》:“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長記欲別時,殘月落花煙重,如夢,和淚出門相送。”
    * 鳳的成語,帶鳳字的成語,包含鳳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