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內字的成語 (71個)
-
61
外巧內嫉
- 成語拼音:
- wài qiǎo nèi jí
- 成語解釋:
- 外貌乖巧,內心刻忌。猶言口蜜腹劍。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翟義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之心。”
-
62
外親內疏
- 成語拼音:
- wài qīn nèi shū
- 成語解釋:
- 疏:疏遠。外表親密無間,內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不料此人外親內疏,挾詐而取益州,遂并漢中,有霸業興隆之志。”
-
63
外柔內剛
- 成語拼音:
- wài róu nèi gāng
- 成語解釋:
- 柔:柔順。剛:剛強。外表柔順,內心卻很剛強。亦作“外柔中剛”。
- 成語出處:
- 《晉書·甘卓傳》:“卓外柔內剛,為政簡惠。”
-
64
外圓內方
- 成語拼音:
- wài yuán nèi f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65
外愚內智
- 成語拼音:
- wài yú nèi zhì
- 成語解釋:
- 智:聰慧。外形笨拙憨厚,內心機智聰明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
-
66
席卷宇內
- 成語拼音:
- xí juǎn yǔ nèi
- 成語解釋:
- 席卷:像卷席子一樣卷起;宇內:四境之內。指橫掃或吞并疆域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67
飲冰內熱
- 成語拼音:
- yǐn bīng nèi r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
68
眼內無珠
- 成語拼音:
- yǎn nèi wú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
-
69
魚游釜內
- 成語拼音:
- yú yóu fǔ nèi
- 成語解釋:
- 同“魚游釜中”。
- 成語出處:
- 《魏書·中山王英傳》:“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窮蹙,魚游釜內。”
-
70
至小無內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wú nèi
- 成語解釋:
- 至:極。小到極點,內無余隙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
71
直內方外
- 成語拼音:
- zhí nèi fāng w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 成語出處:
-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 內的成語,帶內字的成語,包含內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