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共字的成語 (65個)
-
41
同生共死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gòng sǐ
- 成語解釋:
-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 成語出處:
-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
42
同生死共存亡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我黨在根據地內細心地認真地徹底地爭取群眾、和群眾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務,較之過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義。”
-
43
同生死共患難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 成語解釋:
-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方志敏《獄中紀實》:“將獄中情形描寫出來,使全國紅軍和革命的工農群眾,知道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們,正在國民黨監獄內,挨日子。”
-
44
同條共貫
- 成語拼音:
- tóng tiáo gòng guàn
- 成語解釋:
- 條:枝條;貫:錢串。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事理相通,脈絡連貫。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夫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
-
45
同文共軌
- 成語拼音: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成語解釋:
- 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
46
同文共規
- 成語拼音:
- tóng wén gòng guī
- 成語解釋:
- 見“同文共軌”。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江淹《恨賦》:“削平天下,同文共規。”
-
47
通無共有
- 成語拼音:
- tōng wú gòng yǒu
- 成語解釋:
- 見“通共有無”。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劉建翁墓志銘》:“建翁內事兩世母,奉從兄,撫幼弟;外交朋友,接鄉里,通無共有。”
-
48
同心共膽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gòng dǎn
- 成語解釋:
- 亦作“同心合膽”。心志一致。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太傳》:“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
-
49
同心共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gòng jì
- 成語解釋:
- 亦作“同心協濟”。謂齊心協力,克服困難。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朋黨論》:“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共濟。”
-
50
同休共戚
- 成語拼音:
- tóng xiū gòng qī
- 成語解釋:
- 亦作“同休等戚”。①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
- 成語出處:
- 《周書·尉遲迥傳》:“吾居將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
-
51
通憂共患
- 成語拼音:
- tōng yōu gòng huàn
- 成語解釋:
- 共同承擔憂患。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上皇帝第二書》:“嘗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廣益,通達民情,實以通憂共患,給民合志。”
-
52
同音共律
- 成語拼音:
- tóng yīn gòng lǜ
- 成語解釋:
- 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且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
53
同源共流
- 成語拼音:
- tóng yuán gòng liú
- 成語解釋:
-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大龢。”
-
54
同舟共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成語解釋:
-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55
同舟共命
- 成語拼音:
-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 成語出處:
-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著道:‘我們此刻,統共一十四個人,真正同舟共命,務求大家想個法子,脫了干系才好。’”
-
56
休戚與共
- 成語拼音:
- xiū qī yǔ gòng
- 成語解釋:
- 彼此有福有禍都共同承受。休:福;歡樂;戚:憂愁。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成語出處:
-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與皇上患難相隨,休戚與共,愿自不同于諸臣,一切大政自得與聞。”
-
57
有目共睹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58
有目共見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jiàn
- 成語解釋:
- 謂人人都看見,極其明顯。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大學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學》紛紛言先言后,有目共見。”
-
59
有目共賞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shǎng
- 成語解釋:
- 賞:稱贊。誰看見了都稱贊。
- 成語出處:
- 清 陳裴之《湘煙小錄 瑞蘭雪涕拜題》:“云公子人品學問,有目共賞。”
-
60
雅俗共賞
- 成語拼音:
- yǎ sú gòng shǎng
- 成語解釋: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成語出處:
- 明 孫仁儒《東郭記 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
* 共的成語,帶共字的成語,包含共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