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公字的成語 (199個)
-
41
公車上書
- 成語拼音:
- gōng chē shàng shū
- 成語解釋:
- 公車:漢代官署名。指舉人進京應試。特指入京會試的士人上書言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東方朔傳》:“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干奏牘。”
-
42
公道大明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dà míng
- 成語解釋:
- 公道:公正的原則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顯揚,正義得到伸張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郡中縉紳、耆老、鄰里,公書公呈,一齊并進,公道大明。”
-
43
公道合理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hé lǐ
- 成語解釋:
- 見“公平合理”。
- 成語出處:
- 西戎《糾紛》:“工要評的公道合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
44
公道自在人心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心里
- 成語出處: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60回:“騎在馬上,自言自語道:‘公道自在人心,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
-
45
公道總在人心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心里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0回:“人家聽了,也只有再三勸慰;說什么公道總在人心。”
-
46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 成語拼音:
-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
47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
- 成語拼音:
-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 成語出處:
- 魯迅《兩地書》:“而當時改革的人,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氣概。”
-
48
公而忘私
- 成語拼音:
- gōng ér wàng sī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自己的私利。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
-
49
公爾忘私
- 成語拼音:
- gōng ěr wàng sī
- 成語解釋:
- 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晃錯》:“[晃錯]公爾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晃氏之不安矣。”
-
50
公耳忘私
- 成語拼音:
- gōng ěr wàng sī
- 成語解釋:
- 見“公爾忘私”。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
-
51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 成語拼音:
-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
52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
- 成語拼音:
-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 成語解釋: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
53
公公道道
- 成語拼音:
- gōng gōng dào dào
- 成語解釋:
- 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咱們今兒可要公公道道的貼一爐子燒餅,要有一個充正經的人。”
-
54
公規密諫
- 成語拼音:
- gōng guī mì jiàn
- 成語解釋:
- 謂多方勸諫。公,公開;密,私下。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階數陳文帝德優齒長,宜為儲副,公規密諫,前后懇至。”
-
55
公公婆婆
- 成語拼音:
- gōng gōng pó pó
- 成語解釋:
- 公公與婆婆,丈夫的父親和母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咱們九個心里孝順,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說他好,這委屈向誰訴去?”
-
56
袞袞諸公
- 成語拼音:
- gǔn gǔn zhū gōng
- 成語解釋:
- 袞袞:連續不斷;引申為眾多。眾多身居要職的官僚。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
57
公買公賣
- 成語拼音:
- gōng mǎi gōng mài
- 成語解釋:
- 公平合理地買賣。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7回:“大人做道員時,驛上草料豆子,公買公賣,絲毫不虧累民戶。”
-
58
公門桃李
- 成語拼音:
- gōng mén táo lǐ
- 成語解釋:
- 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后輩、栽培的學生。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唐紀則天順圣皇后久視元年》:“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
59
公明正大
- 成語拼音:
- gōng míng zhèng dà
- 成語解釋:
- 公正無私,光明磊落。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則豈直如此而已。”
-
60
公平合理
- 成語拼音:
- gōng píng hé lǐ
- 成語解釋:
- 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只要美國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
* 公的成語,帶公字的成語,包含公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