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先字的成語 (140個)

    121

    成語拼音:
    xiān zhī xiān jué
    成語解釋:
    覺:對事物有所認識。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
    成語出處:
    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知覺后知,使覺覺后覺也。”
    122

    一鞭

    成語拼音:
    yī biān xiān zhuó
    成語解釋:
    后以為爭的典實。亦泛指行。
    成語出處: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吾著鞭。”見《晉書 劉琨傳》。
    123

    一飯之

    成語拼音:
    yī fàn zhī xiān
    成語解釋:
    時間上吃一頓飯。指年齡比別人稍長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越語》:“寡人禮壹飯矣。”
    124

    擁彗

    成語拼音:
    yōng huì xiān qū
    成語解釋:
    擁:拿;彗:掃帚。拿著掃帚掃道路,在前面為客人引路。指對來客非常尊敬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昭王擁彗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
    125

    以快

    成語拼音:
    yǐ kuài xiān dǔ
    成語解釋:
    猶言睹為快。語本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睹之為快。”
    成語出處:
    語出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睹之為快。”
    126

    一馬當

    成語拼音:
    yī mǎ dāng xiān
    成語解釋:
    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位置;起帶頭作用。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127

    雁默

    成語拼音:
    yàn mò xiān pē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才者被淘汰。
    成語出處:
    秦 莊周《莊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128

    遙遙領

    成語拼音:
    yáo yáo lǐng xiān
    成語解釋:
    遙遙:遠遠;很遠。遠遠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成語出處:
    羅來勇《世界在他們眼前展開》:“我們的聲譽就是實力——遙遙領的技術和工藝。”
    129

    欲揚

    成語拼音:
    yù yáng xiān yì
    成語解釋:
    要發揚、放開但控制、壓抑。
    成語出處:
    郁達夫《蘇州煙雨記》:“還是為喚醒觀者的觀聽起見,用修辭學上的欲揚抑的筆法,使能得著一個對稱的效力而想出來的?”
    130

    有言在

    成語拼音:
    yǒu yán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把話說在前頭。指事前打過招呼。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脫楊生》:“他有言在,你今日不須驚怕。”
    131

    有約在

    成語拼音:
    yǒu yuē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定好。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132

    踴躍爭

    成語拼音:
    yǒng yuè zhēng xiān
    成語解釋:
    踴躍:歡欣奮起的樣子。積極爭著趕在前頭,不甘落后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遇見善事,莫不踴躍爭,毫無小人習氣,因而鄰邦都以‘大人國’呼之。”
    133

    意在筆

    成語拼音:
    yì zài bǐ xiān
    成語解釋:
    指構思成熟;然后下筆。
    成語出處:
    晉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意在筆前,然后作序。”
    134

    直木

    成語拼音:
    zhí mù xiān fá
    成語解釋: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成語出處:
    《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伐,甘井竭。”
    135

    著人

    成語拼音:
    zhuó rén xiān b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一步。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吾著鞭。’”
    136

    正人正己

    成語拼音: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成語解釋:
    正:正直,公正。要讓別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須自己做到
    成語出處:
    王朔《永失我愛》:“這也就是我自個,換別人這樣兒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說正人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137

    逐兔

    成語拼音:
    zhú tù xiān dé
    成語解釋:
    逐:追趕。誰抓到手就歸誰,別人不能再爭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法正曰:‘豈不聞逐兔得之語乎?’”
    138

    恐后

    成語拼音: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成語解釋: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成語出處: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恐后。”
    139

    利后

    成語拼音:
    zé xiān lì hòu
    成語解釋:
    責:責任,利益。盡義務在眾人之前,分享利益在眾人之后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窮文》:“面丑心妍,利居眾后,責在人。”
    140

    士卒

    成語拼音:
    zhēng xiān shì zú
    成語解釋:
    士卒:士兵。指作戰勇敢,都爭在前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
    * 先的成語,帶先字的成語,包含先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