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兒字的成語 (113個)
-
21
兒女情長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兒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間或家人之間的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張華》:“尤恨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22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的氣概消沉不足
- 成語出處: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23
兒女情多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duō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
- 成語出處: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24
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duō,fēng yún qì shǎo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斗爭題材少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空張華》:“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25
兒女親家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ìng jiā
- 成語解釋:
- 指兩家兒女結為婚姻的親戚關系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52回:“歷有數年,便發起財,也娶了親,與禿頭做個兒女親家。”
-
26
兒女私情
- 成語拼音:
- ér nǚ s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27
兒女心腸
- 成語拼音:
- ér nǘ xī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
28
兒女英雄
- 成語拼音:
- ér nǚ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29
兒女之情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亦作“兒女私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
30
兒女子語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ǐ yǔ
- 成語解釋:
- 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宋史 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
31
兒女之債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hī zhài
- 成語解釋:
-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
32
兒童之見
- 成語拼音:
- ér tóng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見解。比喻幼稚無知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答劉沔都曹書》:“而統謂之敘,此與兒童之見何異。”
-
33
兒童走卒
- 成語拼音:
- ér tóng zǒu zú
- 成語解釋:
- 走卒:差役。比喻見聞最為淺陋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
-
34
兒行千里母擔憂
- 成語拼音: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 成語解釋:
-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 成語出處: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
35
非同兒戲
- 成語拼音:
- fēi tóng ér x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這個事非同兒戲,你可別混說!”
-
36
父紫兒朱
- 成語拼音:
- fù zǐ ér zhū
- 成語解釋:
- 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指父子均為高官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
-
37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38
孤兒寡母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mù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成語出處: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39
公子哥兒
- 成語拼音:
- gōng zǐ gē ér
- 成語解釋: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
40
虎不食兒
- 成語拼音:
- hǔ bù shí ér
- 成語解釋:
-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 兒的成語,帶兒字的成語,包含兒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