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亂字的成語 (176個)

    161

    以偽

    成語拼音:
    yǐ wěi luàn zhēn
    成語解釋:
    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漢書·王莽贊》云:‘紫色蛙聲,馀分閏位。’謂以偽真耳!”
    162

    以危為安,以為治

    成語拼音: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
    成語解釋:
    治:合理。把危亡當作安定,把禍當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遠見,看不到潛在的危機
    成語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為治。”
    163

    以紫

    成語拼音:
    yǐ zǐ luàn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將奸佞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君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64

    一治一

    成語拼音:
    yī zhì yī luàn
    成語解釋:
    治:太平。一段時期太平,一段時期動。指治世與世相間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
    165

    治不忘

    成語拼音:
    zhì bù wàng luàn
    成語解釋:
    國家大治的時候不要忘記可能發生動
    成語出處:
    《易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166

    賊臣

    成語拼音:
    zéi chén luàn zǐ
    成語解釋: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崔慧景傳》:“臣竊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賊臣子者,江夏王與陛下,先臣與鎮軍是也。”
    167

    坐懷不

    成語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的。”
    168

    安危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ān wēi
    成語解釋:
    使紛的社會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勢得以安定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集·司馬溫公行狀》:“其余非天下所以治安危者,皆不載。”
    169

    存亡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安定、禍、存續、滅亡,指國運的各種情況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察微》:“治存亡,則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見,如可不見。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
    170

    犯上

    成語拼音:
    zuò luàn fàn shàng
    成語解釋: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的行為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智者稱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為作犯上。”
    171

    扶危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fú wēi
    成語解釋:
    治:治理。治理世,扶持危局
    成語出處:
    172

    旗靡

    成語拼音:
    zhé luàn qí mǐ
    成語解釋:
    轍:車轍;靡:倒下。車轍錯,旗子倒下。形容軍隊潰敗逃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吾視其轍,望其旗靡,故逐之。”
    173

    無章

    成語拼音:
    zá luàn wú zhāng
    成語解釋:
    :多而;無章:沒有條理。混而沒有條理。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雜而無章。”
    174

    興亡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xīng wáng
    成語解釋:
    安定、禍、興盛、滅亡,指國運的各種情況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衰弊則禍交興,淳和則天下自治。治興亡,無不皆由所化也。”
    175

    鄭聲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成語解釋:
    鄭聲:春秋時鄭國的音樂,靡靡之音;雅:莊嚴的雅樂。鄭國淫靡的聲樂擾了莊嚴的雅樂。比喻以邪侵正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6

    賊子

    成語拼音:
    zéi zǐ luàn chén
    成語解釋:
    見“賊臣子”。
    成語出處:
    唐·魏徵壽《隋書·許善心傳》:“國惡雖諱,君舉必書,故賊子臣,天下大懼,元龜明鏡,昭然可察。”
    * 亂的成語,帶亂字的成語,包含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