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鄉字的成語 (53個)
-
21
窮鄉僻壤
- 成語拼音: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成語解釋: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22
人離鄉賤
- 成語拼音:
- rén lí xi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謂離開故鄉,無親無故,失去依靠,遭人輕視。
- 成語出處:
- 明·沈璟《埋劍記·柔遠》:“自古道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語話,信非假,到如今轉憶家。”
-
23
入鄉隨俗
- 成語拼音:
- rù xiāng suí sú
- 成語解釋:
- 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地習俗。常用以形容隨遇而安。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大寧道寬禪師》:“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
24
入鄉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xiāng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進入一個地方,先要問清那里的習俗,以求適應當地的情況。
- 成語出處:
- 《解放日報》1944.4.5:“我們要吸收群眾的經驗,一定要‘入鄉問俗’。”
-
25
四鄉八鎮
- 成語拼音:
- sì xiāng bā zhèn
- 成語解釋:
- 泛指周圍的許多鄉村和集鎮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當下統率大隊走到鄉下,東南西北,四鄉八鎮。整整兜了一個大圈子。”
-
26
隨鄉入俗
- 成語拼音:
- suí xiāng rù sú
- 成語解釋:
- 見“隨鄉入鄉”。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邯鄲記·望幸》:“則怕珍羞不齊,老皇帝也只得隨鄉入俗了。”
-
27
隨鄉入鄉
- 成語拼音:
- suí xiāng rù xiāng
- 成語解釋:
- 到一個地方就按照這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適應。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山木》:“入其俗,從其令。”
-
28
他鄉故知
- 成語拼音:
- tā xiāng gù zhī
- 成語解釋:
-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異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 成語出處:
- 明 天然智叟《石頭點 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他鄉故知,分外親熱。”
-
29
他鄉遇故知
- 成語拼音:
- tā xiāng yù gù zhī
- 成語解釋:
- 在遠里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個,今日又去打虎,誰知恰好遇見賢侄。邂逅相逢,真是‘萬里他鄉遇故知’可謂三生有幸!”
-
30
他鄉異縣
- 成語拼音:
- tā xiāng yì xiàn
- 成語解釋:
- 指遠離家鄉的外地。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飲馬長城窟行》:“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
31
武斷鄉曲
- 成語拼音:
- wǔ duàn xiāng qū
- 成語解釋:
-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 成語出處:
- 《史記 平準書》:“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
-
32
無何有鄉
- 成語拼音:
- wú hé yǒu xiāng
- 成語解釋:
- 無何有之鄉。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我們小小一點沉悶會被它蕩到無何有鄉去了。”
-
33
無何有之鄉
- 成語拼音:
- 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 成語解釋:
- 無何有:即無有。原指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后指虛幻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
34
物離鄉貴
- 成語拼音:
- wù lí xiāng guì
- 成語解釋:
- 物品離產地越遠越貴重。
- 成語出處:
- 明 沈璟《埋劍記 柔遠》:“自古道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語話,信非假,到如今轉憶家。”
-
35
溫柔鄉
- 成語拼音:
- wēn róu xi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美色迷人之境
- 成語出處:
- 漢·伶玄《飛燕外傳》:“是夜進合德,帝大悅,以輔屬體,無所不靡,謂為溫柔鄉。”
-
36
違鄉負俗
- 成語拼音:
- wéi xiāng fù sú
- 成語解釋:
- 離別家鄉,違背世俗。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昔蘇季、張儀違鄉負俗,尚復招三方以事趙,請六國以尊秦。”
-
37
鄉巴佬
- 成語拼音:
- xiāng bā lǎo
- 成語解釋:
- 笨拙、遲鈍又粗俗質樸的鄉下人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2章:“我還沒有能變成一個純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個鄉巴佬了。”
-
38
鄉壁虛造
- 成語拼音:
- xiāng bì xū zào
- 成語解釋:
- 即對著墻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
- 成語出處:
- 漢 許慎《序》:“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于世。”
-
39
鄉風慕義
- 成語拼音:
- xiàng fēng mù yì
- 成語解釋:
- 鄉: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禮儀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列傳》:“延頸舉踵,媀媀然,皆鄉風慕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
40
鄉規民約
- 成語拼音:
- xiāng guī mín yuē
- 成語解釋:
- 指由當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規約
- 成語出處:
* 鄉的成語,帶鄉字的成語,包含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