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九字的成語 (143個)

    121

    簫韶

    成語拼音:
    xiāo sháo jiǔ chéng
    成語解釋:
    簫韶:虞舜時的樂章;成:章。指簫韶音樂奏了章。
    成語出處:
    《尚書·益稷》:“簫韶成,鳳凰來儀。”
    122

    月兒彎彎照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成語拼音: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
    成語解釋:
    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月兒彎彎照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123

    一夫得道,族升天

    成語拼音: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回:“我聽說一夫得道,祖升天,那有個族升天之說嗎?”
    124

    一揮

    成語拼音:
    yī huī jiǔ zhì
    成語解釋:
    一提筆就能寫出道制書。謂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集賢院學士劉公墓志銘》:“嘗直紫微閣,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人,公方將下直,為之立馬卻坐,一揮制數千言,文辭典雅,各得具體。”
    125

    百六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bǎi liù
    成語解釋:
    :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126

    沅江

    成語拼音:
    yuán jiāng jiǔ lèi
    成語解釋:
    傳說中產于沅江流域的異龜。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負》:“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甲肋者,蓋稀矣。”因以“沅江肋”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負》:“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龜甲肋者,蓋稀矣。”
    127

    之厄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è
    成語解釋:
    :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厄:災難。陽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128

    之會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huì
    成語解釋:
    :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陽之會,清除群穢,廣舉賢士,此誠虛心垂慮,將興至治也。”
    129

    一匡

    成語拼音:
    yī kuāng jiǔ hé
    成語解釋: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合諸侯”,建立霸業。后亦以“一匡合”指立國大事。
    成語出處:
    《舊唐書·鄭畋傳》:“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合之謀。”
    130

    一龍

    成語拼音:
    yī lóng jiǔ zhǒng
    成語解釋:
    一條龍有種品質的子孫。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壞不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回:“俗語說的好,‘一龍種,種種各別’,未免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
    131

    一牛

    成語拼音:
    yī niú jiǔ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無法解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牛鎖,更相牽攣,案明如市,不得東西,請讞得報,日中被刑。”
    132

    一日

    成語拼音:
    yī rì jiǔ qiān
    成語解釋:
    :形容多次;遷:升職。一日之內多次升遷。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安上宜官,一日遷,升擢超等,牧養常山。”
    133

    一歲

    成語拼音:
    yī suì jiǔ qiān
    成語解釋:
    歲:年;遷:官職升遷。一年之內升遷次。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成語出處:
    《南史·到撝傳》:“上又數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唐·韓愈《上張仆射書》:“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則未也。”
    134

    羿射

    成語拼音:
    yì shè jiǔ rì
    成語解釋:
    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
    135

    一生

    成語拼音:
    yī shēng jiǔ sǐ
    成語解釋:
    謂經歷多次生命危險而幸存。
    成語出處:
    明·劉道開《疇昔》詩:“疇昔干戈里,飄零剩此身;一生死客,兩代六朝人。”
    136

    言十妄

    成語拼音:
    yán shí wàng jiǔ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咱則道舌刺刺言十妄,村棒棒呼幺喝六。”
    137

    一言

    成語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鼎那么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鼎大呂。”
    138

    養音

    成語拼音:
    yǎng yīn jiǔ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賢才隱居修德。語出《詩·小雅·鶴鳴》:“鶴鳴于皋,聲聞于天。”
    成語出處:
    語出《詩·小雅·鶴鳴》:“鶴鳴于皋,聲聞于天。”
    139

    寓言十

    成語拼音:
    yù yán shí jiǔ
    成語解釋:
    寓言:有所寄托的話;十:十分之。十分之是寓言。泛指文章的情節多屬虛構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寓言》:“寓言十,重言十七。”
    140

    一子出家,祖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 九的成語,帶九字的成語,包含九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