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舉字的成語 (167個)
-
161
援引薦舉
- 成語拼音:
- yuán yǐn jiàn jǔ
- 成語解釋:
- 薦:推薦。引進和推薦人材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于衡門之下。”
-
162
以言舉人
- 成語拼音:
- yǐ yán jǔ rén
- 成語解釋:
-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
163
言揚行舉
- 成語拼音:
- yán yáng xíng jǔ
- 成語解釋:
-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
164
在此一舉
- 成語拼音:
- zài cǐ yī jǔ
- 成語解釋:
-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
165
中江舉帆
- 成語拼音:
- zhōng jiāng jǔ fān
- 成語解釋:
- 中:到中心;舉:升起,揚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
-
166
知情不舉
- 成語拼音:
- zhī qíng bù jǔ
- 成語解釋:
- 舉:檢舉。了解情況而不揭發。
- 成語出處: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一回:“我為巡城之職,理宜奏聞;若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這知情不舉的罪名,亦所不免。”
-
167
眾擎易舉
- 成語拼音:
- zhòng qíng yì j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大家齊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好。擎:往上托舉。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眾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 舉的成語,帶舉字的成語,包含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