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中字的成語 (329個)
-
261
月中聚雪
- 成語拼音:
- yuè zhōng jù xuě
- 成語解釋:
- 聚:集聚。月亮里堆積的白雪。形容女子又美又白
- 成語出處: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帝王·后妃》:“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綃帳中,望之如月中白雪。”
-
262
允執厥中
- 成語拼音:
- yǔn zhí jué zhō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成語出處:
- 《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263
牖中窺日
- 成語拼音:
- yǒu zhōng kuī rì
- 成語解釋:
- 牖:窗戶。隔著窗子看太陽。比喻見識不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
264
允執其中
- 成語拼音:
- yǔn zhí qí zhōng
- 成語解釋:
-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
265
意中人
- 成語拼音:
- yì zhōng rén
- 成語解釋:
- 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戀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示周祖謝三郎》:“藥石有時閑,念我意中人。”
-
266
月中折桂
- 成語拼音:
- yuè zhōng shé guì
- 成語解釋:
- 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標金榜,折取月中桂。”
-
267
言中事隱
- 成語拼音:
- yán zhōng shì yǐn
- 成語解釋:
- 謂言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事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道理。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
268
言中無物
- 成語拼音:
- yán zhōng wú wù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269
云中仙鶴
- 成語拼音:
- yún zhōng xiān hè
- 成語解釋:
- 同“云中白鶴”。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定風波》詞:“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鶴怎籠來?”
-
270
眼中有鐵
- 成語拼音:
- yǎn zhōng yǒu t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軍容整肅。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陳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齊主登北城,軍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爾言齊亂,故來伐之。今齊人眼中亦有鐵,何可當耶!’”
-
271
眼中之釘
- 成語拼音:
- yǎn zhōng zhī d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其厭惡憎恨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
272
由中之言
- 成語拼音:
- yóu zhōng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出自內心的話。指說話誠懇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辨微論》:“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
273
中飽私囊
- 成語拼音: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成語解釋:
- 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274
錐處囊中
- 成語拼音:
-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錐子放在口袋里,錐尖就會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不會長久被埋沒,終能顯露頭角。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
275
錐出囊中
- 成語拼音:
- zhuī chū ná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錐子放在口袋里,錐尖就會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終能顯露頭角
- 成語出處:
- 明·徐禎卿《談藝錄》:“氣本尚壯,亦忌銳逸。思王《野田黃雀行》:‘譬如錐出囊中,大索露矣。’”
-
276
中道而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fèi
- 成語解釋: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
277
中道而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
278
終非池中物
- 成語拼音:
- 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 成語解釋:
- 池中物:比喻蟄處一隅、腳無大志的人。比喻總有出頭的一天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
279
中風狂走
- 成語拼音:
- zhòng fēng kuáng zǒu
- 成語解釋:
- 中風:像中了邪一樣;狂走:發狂般奔跑。形容舉止失常,放縱癲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浮傳》:“而伯通中風狂走,自捐盛時。”
-
280
中冓之言
- 成語拼音:
- zhōng gòu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中冓:內室。內室的私房話。也指有傷風化的丑話。
- 成語出處:
- 《詩經·鄘風·墻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漢書·濟川王明傳》:“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
* 中的成語,帶中字的成語,包含中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