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中字的成語 (329個)

    181

    說嘴郎

    成語拼音: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喜歡說空話、大話而沒有本事的人。
    成語出處:
    劉斯奮《白門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來全是些靠不住的說嘴郎!”
    182

    求活

    成語拼音:
    sǐ zhōng qiú huó
    成語解釋:
    求生。
    成語出處:
    宋·王質《上皇帝書》:“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膚,死求活,法當尋出奇之計。”
    183

    求生

    成語拼音: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語解釋:
    在極危險的境地努力掙扎以求生路。
    成語出處:
    《后漢書·公孫述傳》:“述謂延岑曰:‘事當奈何?’岑曰:‘男兒當死求生,可坐窮乎?’”
    184

    生李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shēng lǐ
    成語解釋:
    桑樹上長李樹。比喻少見多怪
    成語出處:
    185

    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成語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成語出處: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186

    有畫

    成語拼音:
    shī zhōng yǒu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書摩詰〈藍關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有畫;觀摩詰之畫,畫有詩。”
    187

    隱厚

    成語拼音:
    shēn zhōng yǐn hòu
    成語解釋:
    內心廉正忠厚。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論》:“余與壺遂定律歷,觀韓長孺之義,壺遂之深隱厚。世之言梁多長者,不虛哉!”
    188

    宰相

    成語拼音: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成語解釋: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成語出處:
    《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宰相。”
    189

    之喜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zhī xǐ
    成語解釋:
    謂男女不依禮法的結合。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申叔跪從其父,將適郢,遇之,曰:‘異哉!夫子有三軍之懼,而又有桑之喜,宜將竊妻以逃者也。’”
    190

    捉月

    成語拼音:
    shui zhong zhuo yue
    成語解釋:
    比喻空虛幻想,不能實現。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禪師》:“鏡里看形見不難,水捉月爭拈得。”
    191

    著鹽

    成語拼音:
    shuǐ zhōng zhuó yán
    成語解釋:
    比喻不著痕跡。
    成語出處:
    清·薛雪《一瓢詩話》:“作詩用事,要加釋語;水著鹽,飲水乃知。”
    192

    之約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zhī yuē
    成語解釋:
    :桑林之間。指男女幽會的的密約。
    成語出處:
    《詩·鄘風·桑》:“期我乎桑,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193

    胎死腹

    成語拼音:
    tāi sǐ fù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件事情還在籌備階段就夭折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9章:“這支即將新生的部隊又將面臨滅頂之災而胎死腹了。”
    194

    談言微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微妙而又恰要害。形容說話委婉而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序》:“談言微,亦可以解紛。”
    195

    譚言微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事理。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 督撫 海忠介被糾》:“真所謂譚天微,可以解紛矣。”
    196

    錚錚

    成語拼音:
    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成語解釋:
    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盆子傳》:“卿所謂鐵錚錚,庸佼佼者也。”
    197

    無動于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也。”
    198

    五里霧

    成語拼音:
    wǔ lǐ wù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199

    外強

    成語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成語解釋:
    指外表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外強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200

    外強

    成語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jí
    成語解釋:
    外表上好象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成語出處: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英國被兵》:“英夷與俄羅斯兩國交惡,俄羅斯方爭印度于英夷,積歲構兵,外強瘠。”
    * 中的成語,帶中字的成語,包含中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