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世字的成語 (319個)

    261

    之業

    成語拼音:
    wàn shì zhī yè
    成語解釋:
    傳之萬的不朽功業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子孫帝王萬之業。”
    262

    文章蓋

    成語拼音:
    wén zhāng gài shì
    成語解釋:
    :超過人。指文章好得無與倫比,誰都趕不上。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蘇瓊善詞》:“韓愈文章蓋,謝安性情風流。”
    263

    雄才蓋

    成語拼音:
    xióng cái gài shì
    成語解釋:
    蓋:壓倒。杰出的才能壓倒一切。比喻才能高超,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264

    行而為天下法

    成語拼音: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
    成語解釋:
    行:所作所為;法:效法。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為人作學習榜樣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是故君子,動而為天下道,行而為天下法,言而為天下則。”
    265

    胸懷祖國,放眼

    成語拼音:
    xiōng huái zǔ guó,fàng yǎn shì jiè
    成語解釋:
    懷:懷藏。胸中懷藏祖國,眼光要放遠到全
    成語出處:
    張雙林《解讀北京人》:“上海人過于講實惠,講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確實胸懷祖國,放眼界。”
    266

    休明盛

    成語拼音:
    xiū míng shèng shì
    成語解釋:
    休明:美好,清平;盛:興旺;代。美好清平的興盛時代。
    成語出處:
    晉·潘岳《西征賦》:“當休明之盛,托菲薄之陋質。”
    267

    成語拼音:
    xiàn shì bào
    成語解釋:
    :今;報:報應。做了壞事,當就得到報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恒言》第38回:“單留得我一個現報,還在這里;卻又無男無女,靠唱道情度日。”
    268

    奇寶

    成語拼音:
    xī shì qí bǎo
    成語解釋:
    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寶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帶之有威,用之無敵,真希奇寶。”
    269

    現報

    成語拼音:
    xiàn shì xiàn bào
    成語解釋:
    現報。
    成語出處:
    唐·釋道《法苑珠林·妄語部》卷九十三:“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惡業之報。”
    270

    雄視一

    成語拼音:
    xióng shì yī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稱雄于一代。
    成語出處: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朝宗始唱韓歐之學于舉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視一。”
    271

    之寶

    成語拼音:
    xī shì zhī bǎo
    成語解釋:
    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寶。
    成語出處:
    《魏略·曹丕與繇書》:“猥以矇鄙之姿,得觀希之寶。”
    272

    之寶

    成語拼音:
    xī shì zhī bǎo
    成語解釋:
    上稀有。上稀有的珍寶。
    成語出處:
    宋 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當時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圖障卷簇,家藏戶寶,為稀之珍。”
    273

    之才

    成語拼音:
    xī sh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間很少有的人才。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欲解倒懸之厄,須杖希之才。”
    274

    之珍

    成語拼音:
    xī shì zhī zhēn
    成語解釋:
    上希有;珍:寶物。間罕見的珍寶。比喻極寶貴的東西。
    成語出處:
    宋 陸游《素心硯銘》:“希之珍那可得,故人贈我情可極。”
    275

    之珍

    成語拼音:
    xī shì zhī zhēn
    成語解釋:
    間罕見的珍寶。比喻極寶貴的東西
    成語出處: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當時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圖障卷簇,家藏戶寶,為稀之珍。”
    276

    以刺

    成語拼音:
    yǐ c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以:表示目的的連詞。來諷刺當之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事。”
    277

    遺臭萬

    成語拼音:
    yí chòu wàn shì
    成語解釋:
    同“遺臭萬載”。
    成語出處: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一:“公不喪心病狂,奈何一旦為此,若不早改圖,必且遺臭萬。”
    278

    一佛出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
    成語解釋:
    ①佛教認為界每經歷一小劫,有一佛出。②引申為難得之意。③猶一佛出,二佛生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差撥]把林沖罵得一佛出,那里敢抬頭應答。”
    279

    一佛出,二佛涅槃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成語解釋:
    佛家稱生為“出”,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280

    一佛出,二佛升天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死去活來之意。出,生;生天,死。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二佛升天,方才有個青衣童子開門出來。”
    * 世的成語,帶世字的成語,包含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