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上字的成語 (348個)

    301

    飲犢

    成語拼音:
    yǐn dú shàng liú
    成語解釋:
    謂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語本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間,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流而飲之。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間,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流而飲之。”
    302

    引鬼

    成語拼音:
    yǐn guǐ shàng mén
    成語解釋:
    比喻招來壞人。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303

    一哄而

    成語拼音:
    yī hǒng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同“一哄而起”。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3.10.31:“在發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輕工行業時,決不能再像發展老‘三大件’那樣,一見有利可圖,便一哄而。”
    304

    一箭

    成語拼音:
    yī jiàn shàng duò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一次就成功。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符金錠》第二折:“這個不打緊,我如今就去,一箭垛。”
    305

    羊毛出在羊身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
    306

    欲窮千里目,更一層樓

    成語拼音: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語解釋:
    要遠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層樓。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遠
    成語出處: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一層樓。”
    307

    躍然紙

    成語拼音:
    yuè rán zhǐ shàng
    成語解釋:
    躍然:跳躍;活躍的樣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樣;跳躍在紙面
    成語出處:
    清 薛雪《一瓢詩話》:“如此體會,則詩神詩旨,躍然紙。”
    308

    一人之下,萬人之

    成語拼音:
    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成語解釋: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成語出處:
    《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惟圣人能行之。”
    309

    損下

    成語拼音:
    yì shàng sǔn xià
    成語解釋:
    有益層的人,損害下層的人
    成語出處:
    《清史稿·世祖本紀》:“厚己薄人,益損下,是朕之罪一也。”
    310

    迎頭趕

    成語拼音:
    yíng tóu gǎn shàng
    成語解釋:
    最前頭的。
    成語出處:
    瞿秋白《迎頭經》:“這樣,所謂迎頭趕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見于經典而且證諸實驗的真理了。”
    311

    御下蔽

    成語拼音:
    yù xià bì shàng
    成語解釋:
    御:統治。控制下屬,蒙騙
    成語出處:
    宋·朱熹《已酉擬封事》:“妒賢嫉能,御下蔽,而不憂其有害于圣政也。”
    312

    一擁而

    成語拼音:
    yī yōng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
    313

    躍躍紙

    成語拼音:
    yuè yuè zhǐ shàng
    成語解釋:
    活躍地顯現在紙。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禿僮,傻如跛婢,戇如屠戶,懶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躍躍紙。”
    314

    運之掌

    成語拼音:
    yùn zhī zhǎng shàng
    成語解釋:
    運:運動,運轉。運轉于手掌之。比喻極其容易。
    成語出處:
    《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公孫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
    315

    作壁

    成語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成語解釋: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觀。”
    316

    至高無

    成語拼音:
    zhì gāo wú shàng
    成語解釋: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繆稱訓》:“道至高無,至深無下。”
    317

    至高至

    成語拼音:
    zhì gāo zhì shàng
    成語解釋:
    至:最。最高,無可再高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吳蓀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來的議論——傖俗的布爾喬亞不懂得至高至神圣的藝術云云。”
    318

    作亂犯

    成語拼音:
    zuò luàn fàn shàng
    成語解釋: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智者稱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為作亂犯。”
    319

    走馬

    成語拼音:
    zǒu mǎ shàng rèn
    成語解釋:
    官員到職任。指開始擔任某項職務。
    成語出處:
    五代 孫光憲《北夢瑣言》:“車駕必謀幸蜀,先以稱公走馬赴任。”
    320

    成語拼音:
    zuò shàng bīn
    成語解釋:
    座:坐席。指在席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請的客人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8回:“出門方欲圖生計,入室何來座賓?”
    * 上的成語,帶上字的成語,包含上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