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三字的成語 (443個)

    141

    入木

    成語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成語解釋: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后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成語出處:
    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分。”
    142

    讓再

    成語拼音:
    ràng sān ràng zài
    成語解釋:
    見“讓再讓”。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長被舉之人,亦必須讓讓再以副舉賢若夔龍之美事,及再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讓德而鎮囂爭焉。”
    143

    日上竿

    成語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成語解釋:
    太陽升起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成語出處:
    宋 楊億《勸石集賢飲》詩:“日上竿宿霧披,章臺走馬帽檐欹。”
    144

    日已竿

    成語拼音:
    rì yǐ sān gān
    成語解釋:
    同“日上竿”。
    成語出處:
    明·王錂《春蕪記·探遺》:“你看日已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145

    讓再讓

    成語拼音:
    ràng zài ràng sān
    成語解釋:
    謂幾次番地推讓。
    成語出處:
    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群臣勸進,今上悲不自勝,讓再讓,僅允監國。”
    146

    事不過

    成語拼音:
    shì bù guò sān
    成語解釋:
    謂同樣的事不宜連作次。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147

    杯和萬事

    成語拼音:
    sān bēi hé wàn shì
    成語解釋:
    和:緩和。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折:“可不道‘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
    148

    班六房

    成語拼音:
    sān bān liù fáng
    成語解釋:
    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里,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149

    步兩腳

    成語拼音:
    sān bù liǎng jiǎo
    成語解釋:
    快速行走貌。
    成語出處:
    周立波《民兵》:“她靸著鞋子,步兩腳趕到側鋪的跟前。”
    150

    百六十行

    成語拼音: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白兔記 投軍》:“左右的,與我扯起招軍旗,叫街坊上民庶,百六十行做買賣的,愿投軍者,旗下報名。”
    151

    般兩樣

    成語拼音:
    sān bān liǎng yàng
    成語解釋:
    ①多個。②耍手段,弄花樣。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天下只是一個道理,更無般兩樣。”
    152

    不拗六

    成語拼音:
    sān bù niù liù
    成語解釋:
    謂少數人拗不過多數人。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不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不了他的積弊。”
    153

    士別日,刮目相待

    成語拼音: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別日,即更刮目相待。”
    154

    病四痛

    成語拼音:
    sān bìng sì tòng
    成語解釋:
    謂病痛很多。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二回:“到老沒個兒女,設或病四痛,沒個貼體親人,那時要茶無茶,要飯沒飯,便是活受地獄,何須定要變得牛馬!”
    155

    百甕齏

    成語拼音:
    sān bǎi wèng jī
    成語解釋:
    指長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貧。齏,咸菜。百甕,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
    成語出處:
    宋·趙與顏《娛書堂詩話》上卷:“舊傳一貧士死,見陰更,為言‘當年生,汝有百甕齏祿未盡。’”
    156

    不知

    成語拼音:
    sān b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對開頭、中間到結尾一無所知。也指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清晨起來,恐怕蘇友白見親事不成,不知去了,便忙忙梳洗了,親到寺中來請他。”
    157

    寸不爛之舌

    成語拼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158

    曹對案

    成語拼音:
    sān cáo duì àn
    成語解釋:
    指審問對質。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曹對案。”
    159

    寸金蓮

    成語拼音:
    sān cùn jīn lián
    成語解釋:
    金蓮:指纏足婦女的小腳。指婦女的小腳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九回:“只說那寸金蓮上那一雙大紅鞋,一看了便也要渾了。”
    160

    錘兩棒

    成語拼音:
    sān chuí liǎng bàng
    成語解釋:
    形容處事簡單明快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來也沒準備耽擱這么長時間,心想行不行錘兩棒就完了,他轉幾天就回來了。”
    * 三的成語,帶三字的成語,包含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