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uo的成語 (547個)

    521

    自作門戶

    成語拼音:
    zì zuò mén hù
    成語解釋:
    指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韋云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
    522

    自作孽,不可活

    成語拼音: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
    成語解釋: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523

    坐知千里

    成語拼音:
    zuò zhī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坐在屋里而知曉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遠見卓識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乧《奏彈曹景宗文》:“光武命將,坐知千里。”
    524

    支左屈右

    成語拼音:
    zhī zuǒ qū yòu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525

    作作生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shēng máng
    成語解釋: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張雨帥眼光奕奕,常思染指中原,擴張勢力,既得老徐密電,正好乘機展足,作作生芒。”
    526

    輒作數日惡

    成語拼音:
    zhé zuò shuò rì è
    成語解釋:
    輒:總是,就;惡:心中難受。總是接連幾天心里感到難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產生的難受心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歡樂之趣。’”
    527

    作作索索

    成語拼音:
    zuò zuò suō suō
    成語解釋:
    象聲詞。描寫老鼠活動的聲音
    成語出處: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有鼠作作索索。”
    528

    葄枕圖史

    成語拼音:
    zuò zhěn tú shǐ
    成語解釋:
    葄:墊襯。形容陷溺于圖書資料之中。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李揆傳》:“揆病取士不考實,迂學陋生,葄枕圖史,且不能自措于詞。”
    529

    做賊心虛

    成語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成語解釋: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530

    作賊心虛

    成語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成語解釋: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531

    左支右絀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chù
    成語解釋:
    射箭時左手支撐;右手彎曲。指應付了這一面;便應付不了那一面。(絀:屈;不足)。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532

    左支右調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diào
    成語解釋:
    謂支吾搪塞。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猿》:“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語言多虛冒,憑空何處軍糧到。無端左支右調,看他神情,大抵非逃即盜。”
    533

    作作有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yǒu máng
    成語解釋: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史記·天官書》:“歲陰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534

    坐鎮雅俗

    成語拼音:
    zuò zhèn yǎ sú
    成語解釋:
    坐鎮: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風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乧《為蕭揚州薦士表》:“暕坐鎮雅俗。弘益已多。”
    535

    振作有為

    成語拼音:
    zhèn zuò yǒu wéi
    成語解釋:
    振作精神,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此時制臺正想振作有為。”
    536

    左支右吾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wú
    成語解釋:
    《宋史·李邴傳》:“(敵)然后由登萊泛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池,以出吾右,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原預講左支右吾之策。”原謂左右抵拒,引申謂多方面窮于應付。
    成語出處:
    《宋史·李邴傳》:“(敵)然后由登萊泛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池,以出吾右,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原預講左支右吾之策。”
    537

    左枝右梧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wú
    成語解釋:
    猶左支右吾。
    成語出處:
    宋·王暐《道山清話》:“本朝無前代離宮別館,游豫奢侈,非特不為,亦不暇為也。蓋北有狂虜,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嘗一日不念之。”
    538

    左搘右捂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wǔ
    成語解釋:
    支:支撐。撐住左邊,擋住右邊。形容處境困難,窮于應付,顧此失彼
    成語出處:
    清·汪琬《前明提借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蔡忠襄公墓志銘》:“若假以便宜,資以調遣,使得左搘右捂,以捍御西北,則天下尚可為也。”
    539

    左支右捂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wǔ
    成語解釋:
    支:支撐。撐住左邊,擋住右邊。形容處境困難,窮于應付,顧此失彼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四卷:“今之描詩者,東拉西扯,左支右捂,都從故紙堆來,不從性情流出,是以手代心也。”
    540

    自做自當

    成語拼音:
    zì zuò zì dāng
    成語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受累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縛我,我自做自當,并不連累你們。’”
    * zuo成語,zuo的成語,帶z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