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的成語 (547個)
-
401
裝聾作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
402
裝聾做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方氏已許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裝聾做啞,聽他娶了一個妾。”
-
403
妝聾做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一個悄悄冥冥,一個絮絮答答。卻早禁住隋何,迸住陸賈,叉手躬身,妝聾做啞。”
-
404
坐糜廩粟
- 成語拼音:
- zuò mí lǐn sù
- 成語解釋:
- 糜:浪費;廩:米倉;粟:谷子,泛指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干實事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賣柑者言》:“坐糜廩粟而不知恥。”
-
405
坐靡廩餼
- 成語拼音:
- zuò mí lǐn xì
- 成語解釋:
- 廩:米倉;餼: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干實事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封中憲大夫興化知府周公行狀》:“若乃反復淹綿,坐靡廩餼,臣罪益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
-
406
裝模作樣
- 成語拼音: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成語解釋:
- 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凍蘇秦》:“也不問別來無恙,放下一張飯床,上面都沒擺當,冷酒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
-
407
做眉做眼
- 成語拼音:
- zuò méi zuò yǎn
- 成語解釋:
- 擺臉色
- 成語出處:
- 沈從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還有許多婦人提起竹篾織就的圓烘籠烤手,一見到年輕水手就做眉做眼。”
-
408
裝模做樣
- 成語拼音: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成語解釋:
-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紀·景云元年》:“還有一等裝模做樣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經。未嘗不掃地。要知。要知。”
-
409
妝模作樣
- 成語拼音: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成語解釋:
- 故意做樣子給人看。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蜃中樓·雙訂》:“你們兩個起先那樣愛他,如今走到面前,又這等妝模作樣。”
-
410
作牛作馬
- 成語拼音:
- zuò niú zuò mǎ
- 成語解釋:
- 牛、馬:比喻供人使喚的人。指被當作牛馬驅使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韶州云門山爽和尚》:“問‘受施主供養將何報答?’師曰:‘作牛作馬。’”
-
411
饋貧之糧
- 成語拼音:
- zuò pín zhī liáng
- 成語解釋:
- 廣博的見聞是贈給知識貧乏者的寶貴的精神食糧。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貧,辭溺者傷亂,然則博見為饋貧之糧,貫一為拯亂之藥。”
-
412
左鉛右槧
- 成語拼音:
- zuǒ qiān yòu qiàn
- 成語解釋:
- 書寫工具不離左右。意謂不停地寫作。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書人左鉛右槧,舌敝唇焦。”
-
413
左挈右提
- 成語拼音:
- zuǒ qiè yòu tí
- 成語解釋:
- 挈:提。比喻共相扶持與輔佐
- 成語出處:
- 明·朱鼎《玉鏡臺記·石勒報敗》:“將勇兵強,華夷懾服;左挈右提,東征西伐。”
-
414
左券之操
- 成語拼音:
- zuǒ quàn zhī cāo
- 成語解釋:
-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
415
做歉做好
- 成語拼音:
- zuò qiàn zuò hǎo
- 成語解釋:
- 想方設法,假裝成好人或惡人,以便應付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眾人做歉做好,勸了他們回去。眾人也各自散了。”
-
416
裝腔作勢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成語解釋:
- 故意裝出一種腔調;作出一種姿態。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 西湖居士《郁輪袍 誤薦》:“窮秀才裝腔作勢,賢王子隆禮邀賓。”
-
417
裝腔做勢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成語解釋:
- 腔:腔調;勢:姿態。裝出一種腔調,擺出一種姿態,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 成語出處: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況他又倚著天子寵眷,公卿出身,見你我寒士,未必不裝腔做勢。”
-
418
裝腔作態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 成語解釋:
- 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
419
裝怯作勇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è zuò yǒng
- 成語解釋:
- 本來膽怯,卻裝出勇敢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我以為‘打死老虎’者,裝怯作勇,頗含滑稽,雖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卻怯得令人可愛。”
-
420
眾人廣坐
- 成語拼音:
- zhòng rén guǎng zuò
- 成語解釋:
- 猶大庭廣眾。人多而公開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史記 魏公子列傳》:“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
* zuo成語,zuo的成語,帶zu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