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的成語 (418個)
-
401
祖宗家法
- 成語拼音:
- zǔ zōng jiā fǎ
- 成語解釋:
- 封建時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規。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不要說好是妃子,就是皇后,也嚴禁尋國事說一句話。這是規矩,也叫做‘祖宗家法’。”
-
402
重足累息
- 成語拼音:
- zhòng zú lèi xī
- 成語解釋:
- 同“重足屏氣”。
- 成語出處:
- 《梁書·柳忱傳》:“朝遷狂悖,為惡日滋,頃聞京師長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內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茍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終。”
-
403
重足屏氣
- 成語拼音:
- zhòng zú píng qì
- 成語解釋:
- 謂畏懼之甚。
- 成語出處:
- 《宋書·柳元景傳》:“師祖嚴暴無常,元景雖荷寵遇,恒慮及禍。太宰江夏王義恭及諸大臣,莫不重足屏氣,未嘗敢私往來。”
-
404
重足屏息
- 成語拼音:
- zhòng zú píng xī
- 成語解釋:
- 同“重足屏氣”。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法度總論二》:“魏武雖嚴科條,審律令,以重足屏息操制群下,而截然使人各得自盡以行其職守者猶在也。”
-
405
尊俎折沖
- 成語拼音:
- zūn zǔ shé chōng
- 成語解釋:
- 語本《晏子春秋·雜上十八》:“仲尼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間,而折沖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后以“尊俎折沖”喻在宴席談判中制勝對方。
- 成語出處:
- 語本《晏子春秋·雜上十八》:“仲尼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間,而折沖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
-
406
樽俎折沖
- 成語拼音:
- zūn zǔ shé chōng
- 成語解釋:
- 語出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謂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談中制勝敵人。后泛指外交談判活動。折沖,使敵人戰車后撤,謂擊退敵軍。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劉向《新序·雜事一》
-
407
知足無求
- 成語拼音:
- zhī zú wú qiú
- 成語解釋:
- 人知道滿足就不會有過多的貪求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神仙傳》:“車服咸儀,知足無求。”
-
408
踵足相接
- 成語拼音:
- zhǒng zú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同“踵趾相接”。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列卿毛介川書》:“今之士大夫,冠纓相摩,踵足相接,一時號為交游者,蓋不少矣。”
-
409
重足一跡
- 成語拼音:
- zhòng zú yī jì
- 成語解釋:
- 見“重足一跡”。
- 成語出處:
- 《漢書·佞幸傳·石顯》:“自是公聊以下畏顯,重足一跡。”顏師古注:“言極恐懼,不敢自寬縱。”
-
410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 成語拼音:
- 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n zú yǐ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智:智謀,指巧詐,詭辯;諫:規勸。巧詐足夠拒絕別人的規勸,言辭足夠掩飾自己的過失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
411
志足意滿
- 成語拼音:
- zhì zú yì mǎn
- 成語解釋:
- 猶志得意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恒公雖然是個英主,卻不道劍老無芒,人老無剛,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滿。”
-
412
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
- 成語拼音:
-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
- 成語解釋:
- 智:智謀,指巧詐,詭辯。巧詐足夠拒絕別人的規勸,言辭足夠掩飾自己的過失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臣術》:“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
-
413
足足有余
- 成語拼音:
- zú zú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形容充足、寬裕,支用不完。
- 成語出處:
- 《新華日報》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
-
414
俎樽折沖
- 成語拼音:
- zǔ zūn zhé chōng
- 成語解釋:
- 指在會盟的席上或外交談判中制勝對方。
- 成語出處:
- ?
-
415
止足之戒
- 成語拼音:
- zhǐ zú zhī jiè
- 成語解釋:
- 止:懂得適可而止;足:知道滿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為戒,不要不知滿足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葷《王文憲集·序》:“安以歲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
416
知足之計
- 成語拼音:
- zhī zú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指以知道滿足為處世應變的計策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強德傳》:“德持老子知足之計。”
-
417
沾沾自足
- 成語拼音:
- zhān zhān zì zú
- 成語解釋:
- 沾沾:輕浮的,自鳴得意的樣子。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立一善,修一行,沾沾自足,怠而不復前矣。”
-
418
知足知止
- 成語拼音:
- zhī zú zhī zhǐ
- 成語解釋:
- 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 成語出處:
- 《周書·蕭大阛傳》:“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盡。”
* zu成語,zu的成語,帶z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