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o的成語 (275個)

    161

    運拙時艱

    成語拼音:
    yùn zhuō shí jiān
    成語解釋:
    同“運蹇時乖”。
    成語出處: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似班定遠在玉門關,空學的兵書戰策,爭奈運拙時艱,淹留在此去住無門。”
    162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自古道:‘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163

    灼艾分痛

    成語拼音: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兄弟友愛。
    成語出處:
    《宋史·太祖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
    164

    灼背燒項

    成語拼音:
    zhuó bèi shāo dǐng
    成語解釋:
    灼:燒。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燒炙頭頂背脊
    成語出處:
    《宋史·朱壽昌傳》:“用浮屠法灼背燒頂,刺血書佛經。”
    165

    捉班做勢

    成語拼音:
    zhuō bān zuò shì
    成語解釋:
    擺架子,裝腔作勢。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萬一不肯時,做妹子自會勸他,只是尋得主顧來,你卻莫要捉班做勢。”
    166

    捉刀代筆

    成語拼音:
    zhuō dāo dài bǐ
    成語解釋:
    指代人出力或代寫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67

    捉刀人

    成語拼音:
    zhuō dāo rén
    成語解釋:
    指曹操。引申頂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68

    斫雕為樸

    成語拼音:
    zhuó diāo wéi pǔ
    成語解釋:
    見“斫雕為樸”。
    成語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后漢書·皇后傳序》:“及光武中興,斫雕為樸,六宮稱號,唯皇后及貴人。”
    169

    卓爾不群

    成語拼音:
    zhuó ěr bù qún
    成語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170

    卓爾出群

    成語拼音:
    zhuó ěr chū qún
    成語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陳書·陸瑜傳》:“晚生后學,匪無墻面,卓爾出群,斯人而已。”
    171

    卓爾獨行

    成語拼音:
    zhuó ěr dú xíng
    成語解釋:
    謂超越眾人,不隨俗浮沉。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東海恭王彊珙傳》:“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于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李賢注:“《前書》曰:‘卓爾不群者,河間獻王近之矣。’”
    172

    捉風捕影

    成語拼音:
    zhuō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見“捉影捕風”。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是事如捉風捕影,杳無實證,又不可刑求。斷離斷合,皆難保不誤。”
    173

    捉風捕月

    成語拼音:
    zhuō fēng bǔ yuè
    成語解釋:
    見“捉影捕風”。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續編·律例》:“自風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風捕月,自詡五言之城。”
    174

    擢發抽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chōu cháng
    成語解釋:
    擢:拔。拔下頭發,抽出肚腸。形容自引罪貴,表示悔恨,以求寬恕
    成語出處:
    《梁書·伏順傳》:“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發抽腸,少自論謝?”
    175

    著糞佛頭

    成語拼音:
    zhuó fèn fó tóu
    成語解釋:
    著:同“著”。往佛像的頭上拉糞。比喻美好的事物被褻瀆、玷污
    成語出處:
    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編》:“達夫的《沉淪》,資平的《沖積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沒有著糞佛頭。”
    176

    擢發莫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mò shǔ
    成語解釋: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頭發,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成語出處:
    《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177

    擢發難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nán shǔ
    成語解釋:
    拔下的頭發難以數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之罪,尚未足。”
    178

    斫方為圓

    成語拼音:
    zhuó fāng wéi yuán
    成語解釋:
    斫:砍,削。把方的東西砍削成圓的。比喻人變方正為圓滑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撓直為曲,斫方為圓,穢素絲之潔,推亮直之心。”
    179

    拏風躍云

    成語拼音:
    zhuō fēng yuè yún
    成語解釋:
    比喻氣概雄偉。
    成語出處:
    明·宋濂《鳳陽陳方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拏風躍云,吐陽噓陰,致身于九霄之上。”
    180

    枝附葉著

    成語拼音:
    zhī fù yiè zhuó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關系緊密。亦作“枝附葉連”。
    成語出處:
    《文選 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群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著。”
    * zhuo成語,zhuo的成語,帶zh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