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o的成語 (275個)

    101

    請人捉刀

    成語拼音:
    qǐng rén zhuō dāo
    成語解釋: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寫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02

    倩人捉刀

    成語拼音:
    qiàn rén zhuō dāo
    成語解釋:
    倩:請;捉刀:代人執筆作文。請人代做文章。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03

    氣勢熏灼

    成語拼音:
    qì shì xūn zhuó
    成語解釋:
    熏灼:煙熏火烤。形容氣勢威猛
    成語出處:
    《清史稿·索額圖等傳論》:“康熙中,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熏灼。”
    104

    清圣濁賢

    成語拼音:
    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成語解釋:
    漢末饑荒,禁止釀酒,飲酒人避諱言酒,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指酒的別稱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105

    巧偽不如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
    106

    清渭濁涇

    成語拼音:
    qīng wèi zhuó jīng
    成語解釋:
    《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涇水以有渭,故見其濁。”古以為渭水清,涇水濁,后因稱“清渭濁涇”。亦以喻兩相比較,是非好壞分明。
    成語出處:
    《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涇水以有渭,故見其濁。”
    107

    巧詐不如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108

    淺斟低酌

    成語拼音:
    qiǎn zhēn dī zhuó
    成語解釋:
    斟:篩酒;酌:飲酒。慢慢地飲著茶酒欣賞。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當下四人對著樓頭新月,淺斟低酌。”
    109

    清酌庶羞

    成語拼音:
    qīng zhuó shù xiū
    成語解釋:
    清酌:祭祀用的酒;庶羞:美食。指美酒佳肴或祭祀用品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祭呂衡州溫文》:“奉清酌庶羞之奠,敬祭示呂八兄化光之靈。”
    110

    清濁同流

    成語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成語解釋:
    清水和濁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惡混雜,好壞不分。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廢褒貶之義,任愛憎之斷,清濁同流,以植其私。”
    111

    巧拙有素

    成語拼音:
    qiǎo zhuō yǒu sù
    成語解釋:
    巧:精巧;拙:笨拙;素:本來的。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賦素養造成的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112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語拼音:
    rú qiē rú cuō,rú zhuó rú mó
    成語解釋: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學習和研究問題時互相討論,取長補短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13

    人情恟恟

    成語拼音:
    rén qíng yì zhuó
    成語解釋:
    形容人心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寧康元年》:“是時,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誅王、謝,因移晉室。”
    114

    時乖運拙

    成語拼音:
    shí guāi yùn zhuō
    成語解釋:
    拙:劣,不好。時運不順,命運不佳。指處境不順利。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娶小喬》頭折:“爭奈我時乖運拙難前進,幾時能夠朝帝闕受君恩。”
    115

    生擒活捉

    成語拼音:
    shēng qín huó zhuō
    成語解釋:
    生:活;擒:捉。活捉對手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故此是天然蛻下,氣候俱到,肋節俱完的,與生擒活捉、壽數未滿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
    116

    十清九濁

    成語拼音:
    shí qīng jiǔ zhuó
    成語解釋:
    清:清澄;濁:渾濁。指混亂不堪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隨你有萬分不是處,也只得依順了他。所以那家庭間每每被這等人,吵得十清九濁。”
    117

    聲勢熏灼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xūn zhuó
    成語解釋:
    熏灼:比喻氣焰逼人。指聲威氣勢逼人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四卷:“當何珅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敢于糾劾,曹錫寶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
    118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ō zhuī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119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120

    視微知著

    成語拼音:
    shì wēi zhī zhuó
    成語解釋: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 zhuo成語,zhuo的成語,帶zh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