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ang的成語 (238個)

    141

    推聾裝啞

    成語拼音: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語解釋:
    比喻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
    142

    推聾妝啞

    成語拼音: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語解釋:
    謂裝作不聞不問,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
    143

    頭撞南墻

    成語拼音:
    tóu zhuàng nán qiáng
    成語解釋:
    撞:撞擊。指認死理
    成語出處:
    陸天明《省委書記》:“今天我們要眼睜睜地讓馬揚走了,總有一天會頭撞南墻滿世界去找后悔藥吃。”
    144

    誤打誤撞

    成語拼音:
    wù dǎ wù zhuàng
    成語解釋:
    謂事先未經周密考慮。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牧羊關]板筑的商傅說,釣魚兒姜呂望,這兩個夢善感動歷代君王,這夢先應先知,臣則是誤打誤撞。”
    145

    無可名狀

    成語拼音:
    wú kě míng zhuàng
    成語解釋:
    沒法形容。
    成語出處:
    《花城》:“自由了,一種無可名狀的輕松感,像一股熱流涌上了我的心頭。”
    146

    無可言狀

    成語拼音:
    wú kě yán zhuàng
    成語解釋:
    不可以用言語表達
    成語出處:
    147

    威武雄壯

    成語拼音: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成語解釋:
    威力強大,壯盛有氣勢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然而他們憑借這個舞臺,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戲劇來。”
    148

    心粗膽壯

    成語拼音:
    xīn cū dǎn zhuàng
    成語解釋: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膽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無忌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5回:“這會有銀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膽壯。”
    149

    小鹿兒心頭撞

    成語拼音:
    xiǎo lù ér xīn tóu zhuàng
    成語解釋: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驚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王生聽了,驚得目睜口呆,手麻腳軟,心頭恰像有個小鹿兒撞來撞去的。”
    150

    血氣方壯

    成語拼音:
    xuè qì fāng zhuàng
    成語解釋:
    血氣: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謁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
    151

    心頭鹿撞

    成語拼音:
    xīn tóu lù zhuàng
    成語解釋:
    見“心頭撞鹿”。
    成語出處:
    《負曝閑談》第九回:“不要說是看見了和尚頭才擔心事,就是看見了天生的禿子,也覺得心頭小鹿撞個不住。”
    152

    心頭撞鹿

    成語拼音:
    xīn tóu zhuàng lù
    成語解釋: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擊。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
    153

    雄心壯志

    成語拼音: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成語解釋: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154

    西裝革履

    成語拼音:
    xī zhuāng gé lǚ
    成語解釋:
    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成語出處:
    孫犁《澹定集摘抄》:“這位‘管樂’西服革履,趾高氣揚。后來忽然低頭喪氣起來。”
    155

    相莊如賓

    成語拼音:
    xiāng zhuāng rú bīn
    成語解釋:
    見“相待如賓”。
    成語出處:
    清·余懷《班橋雜記·麗品》:“茍兒心之所好,雖相莊如賓,性與之洽也。”
    156

    項莊舞劍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成語解釋:
    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成語出處:
    清·劉坤一《致張香濤書》:“[定興]乃于署督篆任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無激射之詞,論者謂為項莊舞劍,而弟因未嘗稍存芥蒂也。”
    157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58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在康有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159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成語出處: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160

    約車治裝

    成語拼音:
    yuē chē zhì zhuāng
    成語解釋:
    約車:將馬系在車前。準備車馬,整理行裝。泛指出發前的準備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 zhuang成語,zhuang的成語,帶zhu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