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的成語 (995個)
-
981
指豬罵狗
- 成語拼音:
- zhǐ zhū mà gǒu
- 成語解釋:
- 猶指桑罵槐。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一回:“百般指豬罵狗,欺侮俺娘兒們。”
-
982
竹杖芒鞵
- 成語拼音:
- zhú zhàng máng xié
- 成語解釋:
- 鞵:鞋。穿著草鞋,拿著竹杖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定風波》:“竹杖芒鞵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983
朱紫難別
- 成語拼音:
- zhū zǐ nán bié
- 成語解釋:
- 朱:紅色。古代以朱色為正色,紫色為間色,比喻正邪、好壞。形容善惡不辯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董允傳》:“丞相亮將北伐,住漢中,慮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難別,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宮省之事。”
-
984
鑿柱取書
- 成語拼音:
- záo zhù qǔ shū
- 成語解釋:
- 謂秉承先人的遺訓。
- 成語出處:
- 王闿運《常公神道碑》:“公體山川之醇氣,稟玉石之上靈,鑿柱取書,安弦習禮。”
-
985
燭照數計
- 成語拼音:
- zhú zhào shù jì
- 成語解釋:
- 用燭照著,按數計算。比喻料事準確。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
-
986
助紂為虐
- 成語拼音:
- zhù zhòu wéi nüè
- 成語解釋:
- 幫助壞人干壞事(紂: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紂王;虐:暴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
987
銖銖校量
- 成語拼音:
- zhū zhū xiào liàng
- 成語解釋:
- 銖銖:分量極輕。指斤斤計較。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柳柳州》:“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達,每詩不著此意,是豈能真忘之者哉!”
-
988
著之竹帛
- 成語拼音:
- zhù zhī zhú bó
- 成語解釋:
- 著:寫作;竹帛:古代寫字用的竹簡和白絹。指著書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與龔未生書》:“所欲著之竹帛者,蓋尚有三四種。”
-
989
字字珠璣
- 成語拼音:
- zì zì zhū jī
- 成語解釋:
- 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談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美。珠璣:珠子。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任憑是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會不上一名進士。”
-
990
逐字逐句
- 成語拼音:
- zhú zì zhú jù
- 成語解釋:
-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 成語出處:
- 程樹榛《大學時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記,并饒有興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991
尊主澤民
- 成語拼音:
- zūn zhǔ zé mín
- 成語解釋:
- 尊崇君主,澤惠生民。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與李公擇書》之十一:“雖懷坎壈于時,遇事有可尊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
-
992
震主之威
- 成語拼音:
- zhèn zhǔ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威:威勢。使君主畏忌的威勢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
993
智珠在握
- 成語拼音:
- zhì zhū zài wò
- 成語解釋:
-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人有很高的智慧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與劉介石太守》:“閣下智珠在握,或小試其使貪使詐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見,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
-
994
字字珠玉
- 成語拼音:
- zì zì zhū yù
- 成語解釋:
- 每一個字都像珍珠、寶玉那樣珍貴值錢。形容文章作的好,聲價高。
- 成語出處:
- 明 湯顯祖《邯鄲記 贈試》:“聽的黃榜招賢,盡把所贈資金,引動朝貴,則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
995
自作主張
- 成語拼音:
- zì zuò zhǔ zhāng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經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自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