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861

    侏儒一節

    成語拼音:
    zhū rǔ yī jié
    成語解釋:
    比喻能體現事物全貌的局部。
    成語出處:
    漢 桓譚《新論 道賦》引諺語:“侏儒見一節,而長短可知。”
    862

    逐日追風

    成語拼音:
    zhú rì zhuī fēng
    成語解釋:
    逐日:追逐太陽;追風:追趕風。形容馬跑得極快。
    成語出處:
    《梁書·元帝紀》:“騎則逐日追風,弓則吟猿落雁。”
    863

    昭然著聞

    成語拼音:
    zhāo rán zhù wén
    成語解釋:
    昭然:明白的樣子;著聞:眾所聞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傳》:“符瑞之應,昭然著聞。”
    864

    蛛絲蟲跡

    成語拼音:
    zhū sī chóng jì
    成語解釋:
    蜘蛛的細絲,蟲子的痕跡。比喻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9回:“蛛絲蟲跡,屋漏蝸涎,不即不離,有意無意,其妙何如。”
    865

    主圣臣良

    成語拼音: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成語解釋: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賢臣良”。
    成語出處:
    《北史·仲方傳》:“況主圣臣良,兵強國富,陳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險無百二之固,眾非九國之師,獨此島夷,而稽天討!”
    866

    蛛絲塵網

    成語拼音:
    zhū sī chén wǎng
    成語解釋:
    掛著的蜘蛛網,堆積的灰塵。形容生活窘困
    成語出處:
    《雍熙樂府·點絳唇(子為我家業凋殘)》:“窮不窮甑有蛛絲塵網亂,窘不窘爐無煙火酒瓶干。”
    867

    主圣臣直

    成語拼音:
    zhǔ shèng chén zhí
    成語解釋: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薛廣德傳》:“張猛進曰:‘臣聞主圣臣直。’”
    868

    筑舍道傍

    成語拼音:
    zhù shè dào bàng
    成語解釋:
    傍:通“旁”。在路旁蓋房子,同路人討論事情。比喻人多口雜,辦不成事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謂筑舍道傍,無時可成。”
    869

    筑室道謀

    成語拼音:
    zhù shì dào móu
    成語解釋:
    自己造房子;卻跟過路的人商量。比喻作事沒有主見。道:道路;謀:咨詢;商量。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870

    著述等身

    成語拼音:
    zhù shù děng shēn
    成語解釋:
    著述:編寫的著作。寫的書摞起來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極多。亦作“著作等身”。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自是以外,雖著述等身,聲華蓋代,總聽其自貯名山,不得入此門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871

    筑室反耕

    成語拼音:
    zhù shì fǎn gēng
    成語解釋:
    筑:建造;反:通“返”,歸返。指部隊做長久駐扎的打算。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筑室反耕者,宋必聽命。”
    872

    主少國疑

    成語拼音:
    zhǔ shǎo guó yí
    成語解釋:
    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懼不安。
    成語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于子乎?屬之于我乎?”
    873

    銖施兩較

    成語拼音:
    zhū shī liǎng jiào
    成語解釋:
    謂一銖一兩都斤斤計較。形容非常吝嗇。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答許廷植書》:“其賦于人也,銖施兩較,不肯多與。”
    874

    著書立說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shuō
    成語解釋:
    著:寫作;撰述;立:建樹;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也作“著書立言”。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875

    著書立說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shuō
    成語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876

    著書立言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yán
    成語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童心說》:“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
    877

    蛛絲馬跡

    成語拼音:
    zhū sī mǎ jì
    成語解釋:
    蜘蛛絲;馬蹄痕。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蛛絲:蜘蛛絲;馬跡:馬蹄印。
    成語出處:
    唐 楊筠松《龍經 武曲星》:“拋梭馬跡,蛛絲長,梭中自有絲不斷。”
    878

    掌上明珠

    成語拼音: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成語解釋: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極受鐘愛的子女。
    成語出處:
    晉 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879

    諸事麇集

    成語拼音:
    zhū shì qún jí
    成語解釋:
    麇:成群。許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吳躍人《俏皮話》:“一日諸事麇集,幾至調排不開。”
    880

    諸色人等

    成語拼音:
    zhū sè rén děng
    成語解釋:
    各種各樣、各色各等的人們。
    成語出處:
    唐·陸贄《優恤畿內百姓并除十縣令詔》:“百姓及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義,均減有無,赒貸貧人,全活數眾者,府司具事跡聞奏,朕當授以官秩,蠲其征徭。”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