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801

    逐流忘返

    成語拼音:
    zhú liú wàng fǎn
    成語解釋:
    隨波流蕩而忘卻歸來。指隨逐時俗,而不知返歸根本。
    成語出處:
    章炳麟《文學說例》:“不通斯例,則古義不完,逐流忘返,則謬說滋起。”
    802

    鐘離委珠

    成語拼音:
    zhōng lí wěi zhū
    成語解釋:
    鐘離:漢鐘離意,曾任尚書之官;委珠:拋棄珍珠。指鐘離意拒絕接受不正當的財物。比喻不受贓,拒收不義之財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鐘離意傳》:“征還伏法,以資物簿入大司農,詔班賜群臣。意得珠磯,悉以委地而不拜賜。帝怪而問其故……”
    803

    銖兩悉稱

    成語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
    成語解釋:
    形容兩方面輕重相等;優劣相當(銖: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據說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
    成語出處:
    明 周暉《金陵瑣事》:“梁同考坐吏書之左,去官三百余員,銖兩悉稱,士林服之,士林榮之,此皆破格之異命也。”
    804

    銖兩相稱

    成語拼音: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成語解釋:
    見“銖兩悉稱”。
    成語出處:
    茅盾《大題小解》:“于是指出何者為適如其分,銖兩相稱,何者被強調了非特殊點而忽略了特殊點,何者甚至被拉扯為‘四不像’。“
    805

    舳艫相接

    成語拼音:
    zhú lú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舳:船尾;艫:船頭。形容船與船相接,數量多
    成語出處:
    《隋書·食貨志》:“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余里。”
    806

    舳艫相繼

    成語拼音:
    zhú lú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舳:船尾。艫:船頭。指船首尾相接,數量很多。亦作“舳艫相接”。
    成語出處:
    唐·韓偓《開河記》:“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807

    珠零玉落

    成語拼音:
    zhū líng yù luò
    成語解釋:
    比喻珍物殘破毀壞。
    成語出處:
    元·同恕《萱堂記》:“為銘為詩,贊能頌美,爛然卷軸……逮今蓋七十年,珠零玉落,無復存者。”
    808

    珠落玉盤

    成語拼音:
    zhū luò yù pán
    成語解釋:
    形容樂器彈奏的聲音清脆悅耳,非常動聽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809

    珠聯玉映

    成語拼音:
    zhū lián yù yìng
    成語解釋:
    同“珠聯璧合”。
    成語出處: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張蕓叟》引宋·蔡絛《西清詩話》:“右此十四公,皆吾生平宗師追仰所不能及者,留心既久,故閑得而議之。至若古今詩人,自是珠聯玉映,則又有不得而知也已。”
    810

    銖兩之奸

    成語拼音:
    zhū liǎng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銖兩:極輕微的分量。比喻極其輕微的事。指輕微的邪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廣漢精于吏務,善為購距,銖兩之奸,皆告之。”
    811

    逐利爭名

    成語拼音:
    zhú lì zhēng míng
    成語解釋:
    爭要名譽,侵奪貪求財利
    成語出處:
    金·馬鈺《滿庭芳·嘆世》詞:“行尸走骨,逐利爭名。傷神損氣勞形。”
    812

    逐鹿中原

    成語拼音:
    zhú lù zhōng yuán
    成語解釋:
    在中原爭奪天下。比喻爭奪政權。逐:追趕;鹿:比喻帝位、政權。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813

    竹林之游

    成語拼音:
    zhú lín zhī yóu
    成語解釋:
    指晉朝名士嵇康與阮籍、向秀、劉伶、阮咸、山濤、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賞游。比喻所謂無視名利的君子之交
    成語出處:
    《晉書·嵇康傳》:“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814

    朱甍碧瓦

    成語拼音:
    zhū méng bì wǎ
    成語解釋:
    紅色屋脊,青綠色的琉璃瓦。借指華麗的建筑。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朱甍碧瓦,掩映著九級高堂;畫棟雕梁,真乃是三微精舍。”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中間顯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畫棟雕梁。”
    815

    主明臣直

    成語拼音:
    zhǔ míng chén zhí
    成語解釋: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816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成語拼音: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語解釋: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817

    彰明較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語解釋:
    極其明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818

    彰明較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語解釋: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819

    鑄木鏤冰

    成語拼音:
    zhù mù lòu bīng
    成語解釋:
    謂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成語出處: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中》:“賣漿販麥,利輒失時,鑄木鏤冰,初無成日。”
    820

    屬毛離里

    成語拼音:
    zhǔ máo lí lǐ
    成語解釋:
    比喻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密切。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離于里?”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