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501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成語拼音: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語解釋:
    指人雖死,余威猶在。同“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502

    死諸葛走生仲達

    成語拼音:
    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語解釋: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用死人嚇唬活人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503

    隋珠和璧

    成語拼音:
    suí zhū hé bì
    成語解釋: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成語出處:
    元·吳亮《勸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醬筇竹,寒不可衣,饑不可食。”
    504

    隨珠和璧

    成語拼音:
    suí zhū hé bì
    成語解釋: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并稱。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于荊山得一璞玉,先后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見《韓
    成語出處:
    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于荊山得一璞玉,先后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505

    隋珠和玉

    成語拼音:
    suí zhū hé yù
    成語解釋:
    即隋珠和璧。
    成語出處:
    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二折:“他的質當從表饒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黃銀。”
    506

    失諸交臂

    成語拼音:
    shī zhū jiāo bì
    成語解釋:
    指當面錯過機會。
    成語出處:
    見“失之交臂”。
    507

    隋珠荊璧

    成語拼音:
    suí zhū jīng bì
    成語解釋:
    即隋珠和璧。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立神明通天之臺,造甲乙之帳,絡以隋珠荊璧。”
    508

    隨珠荊玉

    成語拼音:
    suí zhū jīng yù
    成語解釋:
    同“隨珠和璧”。
    成語出處:
    清·姚鼐《過程魚門墓下作》詩:“隨珠荊玉奇士,金匱名山見異書。”
    509

    蛇珠雀環

    成語拼音:
    shé zhū què huán
    成語解釋:
    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成語出處: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方正學蛇報之妄》:“小人之說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
    510

    隋珠彈雀

    成語拼音:
    suí zhū tán què
    成語解釋:
    隋珠:古代傳說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511

    隨珠彈雀

    成語拼音:
    suí zhū tán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事情輕重失當,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512

    守株緣木

    成語拼音:
    shǒu zhū yuán mù
    成語解釋:
    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成語出處: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513

    絲竹之音

    成語拼音:
    sī zhú zhī yīn
    成語解釋:
    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指音樂的聲音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樂三千人,鐘石絲竹之音不絕。”
    514

    推波助瀾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
    成語解釋:
    使水掀起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其聲勢;使事態擴大。瀾:大波浪。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515

    推波助瀾,縱風止燎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語解釋: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的聲勢,擴大影響
    成語出處: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516

    銅打鐵鑄

    成語拼音:
    tóng dǎ tiě zhù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牢靠、穩固。
    成語出處: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七回:“現在只要你把書念的好好兒的,讓大爺樂了,你的終身大事就是銅打鐵鑄的了。”
    517

    鐵打銅鑄

    成語拼音:
    tiě dǎ tóng zhù
    成語解釋:
    鐵打成的,用銅澆鑄的。形容非常堅固。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請老兄放心,并非愚弟酒后亂吹,敝寨確是像鐵打銅鑄的一般。”
    518

    天地誅戮

    成語拼音:
    tiān dì zhū lù
    成語解釋:
    見“天地誅滅”。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若有瞞昧,天地誅戮。”
    519

    天地誅滅

    成語拼音:
    tiān dì zhū miè
    成語解釋: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520

    推東主西

    成語拼音:
    tuī dōng zhǔ xī
    成語解釋:
    猶言推三阻四。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東主西,可甚么‘三從四德’,那些個‘家有賢妻’。”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